垃圾分类调查报告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垃圾分类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垃圾分类调查报告1都说保护环境,再不能挂在嘴边,要重在实际行动,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随着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问题日益突出,而垃圾分类,早已成为当今社会对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再利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也应该为环保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那我们学校同学们对垃圾分类意识如何呢?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学校同学对垃圾分类意识的调查实践活动。
一、实地调查
我们在学校小卖部附近连续几天对同学们进行了观察,并作了一些记录。我们发现:同学们大多数都能自觉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能不随地扔垃圾,有时地上出现零食包装袋,废纸等,也会有同学主动捡起。可是,我发现,同学对于垃圾分类,也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学校虽然在垃圾桶上都贴上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识,但还是有同学把它们分错,有时候可回收垃圾桶里装着果皮,而不可回收垃圾桶里却出现了许多矿泉水瓶。
二、同学谈话
我们随机抽问了几位同学关于垃圾分类的问题,发现虽然有些同学都明白垃圾分类的意义并切身实际去做,但仍有少数同学不清楚到底如何做好垃圾分类。从中我们了解到,虽然在同学心中已经有了垃圾分类的意识,却还是不明白怎么去实践。比如有个别同学认为,自己还分不清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不知道塑料纸到底应该仍在哪个垃圾桶……
接着我们还问了一些老师,老师们在这一方面做的比较好,可以说是我们的榜样作用了,而且学校里也给同学们发了关于一些环保的小常识,还在垃圾桶上贴了标识,并开展了一系列环保志愿者的活动。
综合以上调查的情况,我们总结出了在学校,个别同学在垃圾分类这方面做得很好,环保意识强,但仍有少数同学在这方面意识薄弱。而且在家里时,同学们也没有这种意识,没有向父母宣传这些,而在农村,也没有完善的条件来支持垃圾分类这项行动。从对调查对象反馈的信息可以看出,人们对垃圾分类意识还不高,未能主动的进行垃圾分类。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提出一些建议:
(一)学校加强对垃圾分类宣传的力度:
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每个同学都能自觉地做好垃圾分类,并可以组织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活动,比如知识竞赛,黑板报评比,征文比赛等,加强同学们对垃圾分类的意识。
(二)政府加强宣传,大力提倡全民进行垃圾分类:
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改善现在的垃圾桶设计,不但吸引大人们自觉的进行垃圾分类对小孩起到示范作用,也更能吸引我们学生的眼球,在不知不觉中对垃圾进行分类。同时父母也应该树立好榜样,一方面不但自己在家里做到要进行垃圾分类,另一方面也要很好的.教育下一代,让家长的言行感化小孩,让小孩学会随时随地都有垃圾分类的意识。这样,垃圾分类就会得到很好的实施和普及。
但丁说:“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藏。”希望上述建议,能得到相关部门的积极采纳,从而让我们的身边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让我们的学习生活能处处充满绿色,让我们周围的人都能为环保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垃圾分类调查报告2一、调查目的:
通过绽开地区垃圾分类状况调查和考察,调查各地方垃圾分类状况,从中了解如今社会垃圾分类状况,并思索本质上思索问题所在,尝试寻求解决方法,体验讨论问题的过程。
二、实践前期
活动前的预备,在20xx年5月3日我们就开会争论,明确主题,调研方向,访问对象和详细分工等关键事情,为我们即将开头的实践活动坚实基础。
外出调研前,我们先预备调查问卷,以及问题的制定,以及做好明确分工和分组,作简洁的礼貌培训;一同到达目的地后依据组长所安排任务,去调查访问;
高校垃圾分类调查:
受调查人群为同学,校内清洁工以及垃圾站工作人员,同时我们也参看某些工作人员工作流程,亲身感受他们的工作以获得更多的资料。同时我们也派发调查问卷,尽量留意分发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学院的同学以获得多方面的信息。
荔香公园
受调查人群为 观光旅客, 公园游客,公园内的清洁工,一些公园管理等,针对公园人流量大的特点,游客身份有多重等特点,我们不仅支配大量的调查问卷,设计更多的问题,以各种方式与访问对象沟通,以或更多的信息。
阳光荔景小区
受调查对象主要为一些家庭以及小孩,通过访问了解人们在家里,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父母在垃圾分类上是否为孩子树立模范,对孩子的教育有没注意过这些方面,孩子有没真正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等等,有助于我们了解进行垃圾分类的困难所在。
高校桂庙新村的小食店
受调查对象是店员、店老板,访问了解老板对不同垃圾分类是否支持,情愿出一份力;店员在垃圾分类的状况;
后期数据分析处理: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身份,不同地方的人群分派调查问卷以确保调查的平衡性。其中我们派发400份调查问卷,回收390份。
在其间我们的调查首先发觉,人们对垃圾分类概念甚为模糊,很少进行垃圾分类,一般是一概扔掉。调查中发觉大约占52.08%会在进行垃圾分类,但这大多局限与可卖为和不行卖,作为废品分开。
然后我们发觉,很多人连一些基本的学问不了解或不留意到。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设计了一道有关垃圾分类常是的题目:“即黄色垃圾桶装什么类型的垃圾。”结果显示,只有我们所调查的390人中人,只有30人即占33%是能精确回答问题。
1、金属易拉罐;
2、硬纸板;
3、废报纸;
4、玻璃器皿
这其中向我们显示出,人们对垃圾分类的学问还有进一步提高,甚至即使有垃圾分类这样的回收分类机构,碍于人们的不了解和疏忽,远远未做到垃圾分类。
虽然说是人们的一些生活学问不了解,但从上还是人本身的态度问题,垃圾是放错位的资源,大家真正做到垃圾分类才有利于社会,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进展。在接着的调查中,我们发觉,很多人还是情愿在家就垃圾,这是很不错的,只有靠大家才能真正做到垃圾分类普及,真正做到环保,有效的利用资源,尽管如此,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这种意识态度。
系列1:表示在家有进行垃圾分类,没有,没有这种想法
系列2:表示会按可回收与不会可回收扔垃圾,不会,不确定
系列3: 表示会把垃圾拿到垃圾回收站去卖,不会,没有这种想法
大约占60%的市民情愿在家进行垃圾分类,尽量分开可回和不行回收循环利用以使资源得到循环利用。尽管比率不适合明显,这也是一种好的趋势。 ……此处隐藏23291个字……>7、真实事件。
日本茨城县垃圾焚烧场约1.2公里以内地区死亡的57人中,由癌症致死的有24人,其比例高达42.1%;而1.2公里以外地区死亡的167人中,死于癌症的有34人,其比例为20.4%。
8、维护环境,从我做起。
01、举手之劳,资源永续的源泉。
02、众人一条分类心,垃圾也能变成金。
03、治理“白色污染”,建设绿色家园。
04、一个萝卜一个坑,别让垃圾跳错坑。
9、我的建议。
凡事讲究从娃娃抓起,我建议可以从孩子三岁左右的时候,教孩子们垃圾分类的道理以及原因,甚至现在很多年轻人也会有分辨不清属于哪一类垃圾的状况,在学校中可以一学期专门有一节垃圾分类的课程,告诉学生们垃圾分类中大部分垃圾的属性,告诉他们垃圾分类的好处,为什么要这么做。同时大人们也应该有个表帅作用,当地政府也应该积极响应人们垃圾分类。也可以让一些有代表性有权威性的公众人物来做垃圾分类的宣传,居民响应或许也会更强烈。
最后,我希望我们国家有更多的人团结起来,为我们国家的明天,甚至地球的明天,贡献自己小小的一份力量。
10、感想。
垃圾是影响生活的主要,我们一定要注意垃圾分类,更好的保持身体的健康,加油!
垃圾分类调查报告15调查目的:通过展开地区垃圾分类情况调查和考察,调查各地方垃圾分类情况,从中了解如今社会垃圾分类情况,并思考本质上思考问题所在,尝试寻求解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的过程。
一、实践前期
活动前的准备,在20xx年xx月xx日我们就开会讨论,明确主题,调研方向,访问对象和具体分工等关键事情,为我们即将开始的实践活动坚实根底。
外出调研前,我们先准备调查问卷,以及问题的制定,以及做好明确分工和分组,作简单的礼貌培训;一同到达目的地后根据组长所分配任务,去调查访问;
二、大学垃圾分类调查:
受调查人群为学生,校内清洁工以及垃圾站工作人员,同时我们也参看某些工作人员工作流程,亲身感受他们的工作以获得更多的资料。同时我们也派发调查问卷,尽量注意分发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学院的同学以获得多方面的信息。
荔香公园
受调查人群为观光旅客,公园游客,公园内的清洁工,一些公园管理等,针对公园人流量大的特点,游客身份有多重等特点,我们不仅安排大量的调查问卷,设计更多的问题,以各种方式与访问对象交流,以或更多的信息。阳光荔景小区
受调查对象主要为一些家庭以及小孩,通过访问了解人们在家里,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父母在垃圾分类上是否为孩子树立模范,对孩子的教育有没注重过这些方面,孩子有没真正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等等,有助于我们了解开展垃圾分类的困难所在。
大学桂庙新村的小食店
受调查对象是店员、店老板,访问了解老板对不同垃圾分类是否支持,愿意出一份力;店员在垃圾分类的情况;后期数据分析处理: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身份,不同地方的人群分派调查问卷以确保调查的平衡性。其中我们派发400份调查问卷,回收390份。
在其间我们的调查首先发现,人们对垃圾分类概念甚为模糊,很少开展垃圾分类,一般是一概扔掉。调查中发现大约占52。08%会在开展垃圾分类,但这大多局限与可卖为和不可卖,作为废品分开。
然后我们发现,许多人连一些基本的知识不了解或不注意到。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设计了一道有关垃圾分类常是的题目:“即黄色垃圾桶装什么类型的垃圾。”结果显示,只有我们所调查的390人中人,只有30人即占33%是能准确回答下列问题。如下列图所示:
1:金属易拉罐;2:硬纸板;3:废报纸;4:玻璃器皿
这其中向我们显示出,人们对垃圾分类的知识还有进一步提高,甚至即使有垃圾分类这样的回收分类机构,碍于人们的不了解和疏忽,远远未做到垃圾分类。
虽然说是人们的一些生活知识不了解,但从上还是人本身的态度问题,垃圾是放错位的资源,大家真正做到垃圾分类才有利于社会,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接着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人还是愿意在家就垃圾,这是很不错的,只有靠大家才能真正做到垃圾分类普及,真正做到环保,有效的利用资源,尽管如此,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这种意识态度。如下列图所示:
系列1表示在家有开展垃圾分类,没有,没有这种想法
系列2表示会按可回收与不会可回收扔垃圾,不会,不确定
系列3表示会把垃圾拿到垃圾回收站去卖,不会,没有
这种想法
大约占60%的市民愿意在家开展垃圾分类,尽量分开可回和不可回收循环利用以使资源得到循环利用。尽管比率不适合明显,这也是一种好的趋势。
从人本质上说,普及垃圾分类还是有很大欠缺,出了人本身外其他因素或许也能左右人们的行为。于是我们有设计给另外一个题目,了解人们认为开展垃圾分类最大困难是什么时,大部分人(239即61。28%)认为是垃圾分类得不到妥善处理,如下所示:
1、大多数人不支持;
2、垃圾分类后得不到妥善处理;
3、形式主义盛行等,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影响;
4、其他因素众多人认为现在即使自己做到垃圾分类,再接着的六成中却没有得到更好的措施或专门的机构或人员去管理,做了也没用。或许这有一定的道理,但垃圾分类首先是由各人做起,才能继续开展下去,人们未能踏出关键的'一步,又怎能知道不能实现?
三、信息来源:
我们组是以对部分市民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展开调查,划分年龄段且职业分布广泛,其中有老师、医生、学生、企业员工,家庭主妇、退休老人等。我们还对部分食店采取调查问卷及采访形式,以此了解人们对垃圾分类认识和不同反应。局部范围的调查和样本的稀少会带来结论的武断,但我们已经尽量以最少的时间和最低花费获得信息。如我们挑选的访问地方公园,学校,社区等都比较有代表性的表达不同
人群,不同层次的垃圾分类的信息,能够很好确实保调查的平衡性,是我们的调查,社会实践做的更有价值!
四、一些建议:
诚然从对调查对象反应的信息可以看出,我们人们垃圾分类意识还不高,未能主动的开展垃圾分类,而且顾及别人的想法较为严重。所以我们开会讨论的到一些建议是:垃圾分类应从娃娃抓起,学校应提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教诲学生,使其成为良好习惯;
政府加强宣传,大力提倡全民开展垃圾分类:同时父母也应该树立好榜样,一方面做到垃圾分类,另一封面能很好的教育下一代,让垃圾分类很好的得到实施和普及。
有关部门改善现在的垃圾桶设计,使其更吸引人们自觉的开展垃圾分类。
每个家庭至少拜访两个不同类型的垃圾桶。
总的说来,根据我们的调查分析所得,绝大多数人非常愿意开展垃圾分类,人们垃圾分类的意识较强,只要加以适当的引导和提供一些资源,垃圾分类一定能得到普及,在很大程度上节省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