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5-08-22 08:46:23
噪声的调查报告

噪声的调查报告

在现实生活中,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噪声的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噪声的调查报告1

噪声的危害:

1:取10只相似的小白鼠,分成2组各放在相同的甲,乙环境中饲养(食物,温度。光照等都相同)。

2:在甲环境中每天播放噪声。

3:在乙环境中每天播放比甲播放的声调,响度都大的噪声。

4: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两环境中小白鼠的健康状况。

现象:甲环境中的'小白鼠比乙环境中的小白鼠健康

结论:噪声大,危害大,噪声小,危害小。

噪声的控制:

1:在甲,乙,丙三根相同的金属管中,甲放的棉花(海绵,纸等都可以)比乙放的多,丙中放与甲棉花体积相同的木头。

2:在三管的两端分别放收音机(能放出声音的就行)和测声音分贝的仪器。

3:同时打开三个收音机,都调到无台的位置(放同样的声音即可),之后观察分贝数。

现象:接甲管的分贝数比乙管的分贝数小,接甲管的分贝数比丙管的分贝数小。

结论:越蓬松的东西越能吸收噪音,东西越多越能吸收噪音。

噪声的调查报告2

  一、调查原因

我坐在家里写作业,旁边有一条马路,经常有车辆来往,影响着我的生活。于是,我针对马路噪音污染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向身边的人询问是否经常受噪音的影响,有没有干扰正 常生活 。

2.感受马路噪音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烦恼和影响。

3、通过网络了解马路噪音给我们的健康带来的危害。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访问邻居 噪音对生活的影影响睡眠质量、正常响 学习 和生活。

亲身体验 噪音对学习的影轻微的噪音会让人觉响得心烦,噪音大,人耳朵痛、头昏脑涨。马路上的噪音不但影响听力,而且影响注意的'集中。

因特网 噪音对视力的损噪声达到90分贝,眼害 球识别弱光时间延长;噪声达到95分贝时,40%的人瞳孔放大,视模糊;而噪达到115分贝时,多数人的眼球对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间处于噪声环境中的人对噪声红白色视野缩小80%。

  三、资料整理

四、结论

1、通过亲身调查,发现我们生活中到处存在着噪音,家里的各种电器,如洗衣机、电视机、空调机等发出噪音。楼下摆卖的小

贩、 商场里不停地放音乐、汽车经过、工地施工,噪音无处不在。

2.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噪音污染早已成为城市环境的一大公害。国外早就有“噪音病”一词。科学研究表明,噪音会损害健康,人长时间工作、生活在噪声大的环境中,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大,严重者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噪音长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会使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平衡失调,导致条件反射异常、脑血管张力受损害,使人头疼、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全身疲乏无力,还会引起消化不良、胃溃疡及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噪音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最容易受到关注的是它对听力的损害,噪音会引起耳部不适,导致听力下降。

3、通过对班内同学的调查,发现噪音对某些同学的生活也造成了影响,如影响睡眠,干扰正常学习等。

  五、建议

1、靠近马路的楼房可以安装隔音玻璃,使从外界传入的噪音减少。

2、我们建议有关部门尽力整治城市噪音污染的现象。加强绿化,在嘈杂的公路两旁植树造林,形成屏障或给添置隔音设施。整治路边的“小市场”、各种娱乐场所等等,给我们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3、共同创造安静的环境,减少噪音污染,从每一个人做起,不大声喧哗,商场不长时间播放强劲的音乐,司机不乱按喇叭,大家都来减少噪音,营造舒适的环境。

噪声的调查报告3

我今年四年级,是二年级的时候从坝上县城转学到市里上学的。我记得在县城时,无论学校还是家庭周边,都是非常安静的,没有机器轰鸣声,没有嘈杂的汽车声,有的只有夏日的虫鸣、秋日的鸟叫。但现在,我的身边整天都是噪音,影响了我们的学习和休息。为此,我专门进行了调查。

  第一步,查阅资料,了解噪音知识。我上网查阅有关噪音的知识:

① 噪声级为30~40分贝是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

② 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由于休息不足,疲劳不能消除,正常生理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③ 70分贝以上干扰谈话,造成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发生事故;

④ 长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接触较强噪声,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只要时间不长,一旦离开噪声环境后,很快就能恢复正常,称为听觉适应。如果接触强噪声的时间较长,听力下降比较明显,则离开噪声环境后,就需要几小时,甚至十几到二十几小时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称为听觉疲劳。这种暂时性的听力下降仍属于生理范围,但可能发展成噪声性耳聋。如果继续接触强噪声,听觉疲劳不能得到恢复,听力持续下降,就会造成噪声性听力损失,成为病理性改

变。这种症状在早期表现为高频段听力下降。但在这个阶段,患者主观上并无异常感觉,语言听力也无影响,称为听力损伤。病程如进一步发展,听力曲线将继续下降,听力下降平均超过25分贝时,将出现语言听力异常,主观上感觉会话有困难,称为噪声性耳聋。此外,强大的声暴,如爆炸声和枪炮声,能造成急性暴震性耳聋,出现鼓膜破裂,中耳小听骨错位,韧带撕裂,出血,听力部分或完全丧失。主观症状有耳痛、眩晕、头痛、恶心及呕吐等。噪声除损害听觉外,也影响其他系统。神经系统表现为以头痛和睡眠障碍为主的神经衰弱症状群,脑电图有改变(如节律改变,波辐低,指数下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心血管系统出现血压不稳(大多数增高),心率加快,心电图有改变(窦性心率不齐,缺血型改变);胃肠系统出现胃液分泌减少,蠕动减慢,食欲下降;内分泌系统表现为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性机能紊乱等。

  第二步,现场勘查,了解周边环境。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噪音呢?我带着这一疑问对住所周边的环境进行了勘查。

① 我家住在五楼,所在小区全部是老式楼房,层高均未超过5楼,并且四周楼间距分别为:南边超过200米,北边超过100米,西边超过100米,东边超过50米。

② 我家楼房的西边和北边是一个连通着的小广场。

③ 我家西南方向不足300米是中胜云城小区,正在新建4栋高达28层的住宅楼。

④ 我家东北方向不足700米是张垣新城小区,正在新建10多栋高层家属楼。

⑤ 我家东边200米是车 ……此处隐藏11277个字……数字越小,噪音就越小。那噪音到底是什么东西?它有什么危害?

强烈的好奇心让我在《百科全书》中寻找到了答案:噪音是人类不需要的、令人烦躁的声音。60—80分贝为吵闹,81—100分贝为嘈杂,100—120分贝可以使人导致耳聋!有人曾做过调查:在噪音为94—106的工厂车间长期工作的职工中,40%的人有听觉障碍,57%的人耳鸣,60%的人失眠。工厂车间的噪音污染如此严重,不知我市的噪音污染情况如何?

我选择了孙塘路与国道线的交叉路口为观察地点,分几个时段进行观察:

早晨7点—8点:65—70分贝。新的一天开始,来来往往载着上班的人们的车辆陆续多起来,刹车声、汽笛声,还有小摊贩的吆喝声,打破了早晨应有的宁静。

中午11点—12点:75—85分贝。午饭时间,下班的人、车逐渐增多,噪音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85分贝。货车震耳欲聋的马达声不绝于耳,这样嘈杂的环境让人难以忍受,情不自禁地堵上耳朵。

夜晚21点:60—70分贝。本以为夜幕的降临能让马路安静下来,谁知,马路上的噪音还高达70分贝,也不知马路边的居民能否安然入睡。

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自己居住的城市有较为严重的噪音污染,它时时威胁着市民的'健康,希望有关部门能早日治理,对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1、禁止超大超重的货车在某些时段在城区内通行(如晚20:00—凌晨5:00),给市民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

2、建设道路绿化带,大量种植隔音植物(如珊瑚树、桂花树等,它们能吸收10%到11%的噪音)。

3、加强市区禁鸣力度,大力宣传噪音的危害。

最后,我再次呼吁:请人类不要制造噪音,还自己一个安静的世界吧。

噪声的调查报告14

一、切实把住新项目的污染控制关

把好新项目的污染控制关是从源头上防止扰民噪声问题发生的首要环节。环保、工商等有关部门要本着“服务为主、以民为先”的原则,对噪声达标区内设立开办的项目依法进行审查,对易产生严重扰民噪声,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在居民居住区或居民楼内开办的项目,工商、环保部门要在申请人提出开办申请时,当即告知其应另行选址或调整开办项目类型;有噪声、振动、烟尘、废水、辐射等排放,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监测验收的项目,工商部门应当告知其到环保部门办理有关手续,通过环保部门把关,采取有效的污染预防措施,使项目可能对居民居住区环境造成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通过环保审查,尽可能从源头上把住扰民噪声的控制关。

二、进一步明确监管职责

强化事后监督和日常管理是建立防治扰民噪声污染长效工作机制的关键环节。为此,要建立环保和有关职能部门协同联动的环境监管机制,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要把做好辖区内的环境保护工作作为社区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协助环保部门加强对业户的环境保护监督;建立健全扰民噪声投诉归口办理、限时办结制度,提高扰民投诉的办理效率和办理质量,确保投诉案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分类治理,逐步建立形成职能部门主导、企业内部监督和公众广泛参与的环境监管机制。

(一)县环保局:一是负责环境噪声污染整治的综合、协调、检查工作;二是督促对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造成严重环境噪声污染的企事业单位进行限期治理;三是负责监管宾馆、饭店、酒家等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的.空调器、冷却塔、油烟排风机等产生的噪声;四是负责监管金属切割、建材加工、印刷厂、汽车维修等营业点产生的噪声;五是负责监管经营性文化娱乐场所的噪声;六是负责监管居民居住区内设置的锅炉房、水泵房产生的噪声;七是负责监管建筑施工噪声。

(二)县公安局:一是对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排放偶发性强烈扰民噪声行为的管理;二是对机动车辆不按照规定使用声响装置的行为的查处;三是对在商业经营活动中和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高音响器材产生的扰民噪声行为的查处;四是对在市区公共场所进行娱乐、集会等活动产生的扰民噪声行为的查处;五是对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进行装修以及进行家庭娱乐、悼念等活动产生的扰民噪声的查处;六是对其他社会生活噪声扰民行为的查处。

(三)县工商局:一是负责对无工商营业执照和超范围经营的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取缔和查处;二是新建经营性文化娱乐场所的边界噪声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应关闭的,工商局注销营业执照。

(四)县交通局:一是负责配合环保、工商部门整治无环保审批手续的汽车维修企业的扰民噪声;二是负责整治居民区公共汽车站点扰民噪声。

(五)县文广新局:一是负责督促业主整治文化娱乐场所的音量超标造成的扰民噪声;二是新建经营性文化娱乐场的边界噪声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不得核发文化经营性许可证;三是负责噪声达标区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及噪声污染整治的宣传报道工作。

(六)棠香、龙岗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环境噪声污染整治工作,重点针对辖区内扰民噪声污染源进行协调和综合整治。

三、不断健全扰民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制度

各相关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和联动是推动难点问题解决的有效形式。为此,一是要坚持实行噪声污染防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县环境噪声达标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议,平时由县环保部门牵头,工商、公安、市政、建委、文化等有关部门参加,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由成员单位主管负责同志参加的联席会议,通报各有关部门扰民噪声办理情况,协调解决群众关心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二是实行难点问题联合执法制度。对需要综合治理的难点问题,要采取协同行动、联合执法的方式,集中力量,综合运用各方面的手段,加大对噪声难点问题的处理力度。

四、大力提高公民、法人和组织的自律和守法意识

搞好宣传和教育是建立防治扰民噪声污染长效工作机制的重要保证。为此,一是要通过全民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普及噪声防治知识。环保部门要把噪声污染防治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以及各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责等相关知识补充纳入全民环境教育教材,促进噪声防治知识的普及。二是要利用好各类媒体加强经常性宣传。环保、公安等各有关部门应当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设计和开辟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宣传专栏、专题节目和公益广告等,广泛、连续、集中地向社会公众和业户宣传关于噪声污染防治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以及各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责,主动争取业户和广大公众的理解、配合和支持。三是要以长效活动为载体搞好宣传。环保部门要大力开展“安静小区”和绿色小区、大院、企业、饭店等绿色创建工作,使越来越多的小区和单位在水、气、声、渣排放等方面达到环保要求,避免扰民问题的发生。四是要实行建设项目夜间施工公告制度。大型市政建设项目(含拆迁项目)夜间施工要通过我县各主要媒体向社会公告,其他建设项目(含拆迁项目)可通过媒体公告,也可以将印制的公告在周围居民区、居民楼醒目位置张贴,争取受影响群众的理解,同时便于接受有关执法部门和群众的监督。

五、全面建立监管职责落实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

《噪声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