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后反思

时间:2025-07-15 06:54:23
小学语文课后反思汇编【15篇】

小学语文课后反思汇编【15篇】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那么问题来了,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课后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课后反思1

《童年的发现》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叙述了“我”在9岁时,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规律,这一发现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课文语言幽默,富于童真童趣,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展现了少年儿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知识的渴求,是一篇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精神的好教材。教学本课,应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以学生为主体,自读自悟,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一、抓住“发现”,激趣导读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六年级学生正处于多梦年龄,“童年”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字眼,一谈起“童年的发现”,学生自然是滔滔不绝,乐此不疲。教学伊始,教师可紧扣课题,勾起学生对童年往事的回忆: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的生活多姿多彩。如今,童年的歌声还在我们的耳边吟唱,童年的美好画面常常浮现在我们眼前。请你打开记忆的闸门,找寻童年生活中有趣的发现,和大家一起聊聊,让大家共同分享你的“发现”。通过引导学生畅谈童年生活中有趣的发现,把课文描述的情境同化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点击学生情感兴奋点,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阅读的`“情绪场”。

二、初读课文,感知“发现”

教学略读课文,可按“阅读提示”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阅读提示”中提出的学习要求,既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保底”要求。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读一读“阅读提示”,交流、归纳出本课的学习目标:1认真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我”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2课文最后说:“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略读课文的教学重点在于“粗知课文大意”。在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读课文,自读自悟,整体感知课文大意。1自读自悟。根据学习目标,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把文章读通顺、读流利。遇到难懂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边读边画出“阅读提示”中提出的有关内容,读后与同桌同学互相交流,有疑问的地方互相帮助解决,确实不能解决的问题在书上画个记号,留待集体讨论解决。2互读互纠。前后桌同学组成一千小组,开展“我是朗读最佳选手”的朗读比赛活动,互读互纠,然后各小组选派“朗读最佳选手”分小节朗读课文。3交流汇报。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阅读情况和感受:课文主要讲一件什么事?通过阅读,你解决了“阅读提示”中的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从中了解“我”发现的内容,感知“我”在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全过程:梦中飞行——请教原因——痴迷研究——发现道理。

三、重点赏读,品悟“发现”

略读课文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略读”与“精读”只是相对而言。教学略读课文时,教师应“精”、“略”结合,交替使用,增强阅读实效。因此。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文章关键词句进行重点赏读。1细读品悟。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仔细想想:从费奥多罗夫的表现看,他是个怎样的孩子,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段,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梳理、整合、概括:①费奥多罗夫是个喜欢寻根问底的孩子。从他和小伙伴们 向 老师请教问题,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等描写中可以看出来。②费奥多罗夫是个充满幻想的孩子。主要表现在:他在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行和推算从细胞到变化成人的时间。③费奥多罗夫是个幽默的孩子。他的幽默在文章第二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表现得淋漓尽致。④费奥多罗夫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2赏读品悟。自主选择感受较深的句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大胆想象,设身处地体验作者当时的心境,反复朗读,注意读出自己的感受,理解“我”的童年之所以有这个发现,主要是因为:第一,敢于提问;第二,反复思考;第三,大胆想象。3探究品悟。在学生充分朗读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可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费奥多罗夫的“发现”背后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情感体验?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引导学生抓住“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这句话并结合生活经验体会:生物老师为什么以为“我”的笑声不怀好意?并针对生物老师因误解“我”的笑声而把“我”轰出教室一事谈谈自己的感想;引导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材料或身边的实际例子,如哥白尼因坚持“太阳中心说”而受到宗教势力的迫害、监禁,甚至被活活烷死;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泡的过程中受到很多人的讽刺和迫害。加深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的内涵,并根据自己的感受展开个性上朗读。体验作者当时的内心感受,品味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四、拓展延伸,引导“发现”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教完本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科学家的发明、发现的资料、故事,如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现象中发现了地球“万有引力”;瓦特受到水烧开后壶盖跳动的启示,发明了蒸汽机……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发现与科学家的发现进行对比,从中认识:重大的发明、发现往往源于生活,源于对生活现象的思考。引导学生把发现的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和捕捉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写好观察笔记。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为下一个单元的习作“我发现了……”积累、提供习作素材。

小学语文课后反思2

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让学生每天10到12小时坐在那里读书、听课、思考、记忆、回想、再现,以便能回答教师的问题──这真是一种无法胜任的、使人精疲力竭的劳动,它归根结底会摧残学生的体力和智力,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冷漠和漠不关心的态度因此,新课程积极倡导和实践学习方式的个性化,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

我在教学略读课文《充气雨衣》时,本文要求认读生字16个,如果按照以往的方式教学这些令人难记的生字,孩子们一定会觉得头痛。我一改往日的角色,让小朋友分组学习,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这种开放性的学习,激发了学生们强烈的学习兴趣,有的小组选出了一名小老师教他们、考他们;有的小组互相出字谜记生字,有的.小组编顺口溜,如学暑字,有个小朋友是这样编的:太阳底下有来者。有的小组采取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学习轮到小朋友汇报时,他们个个兴趣盎然,俨然一位小老师,而且学习效率也很高。看来,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听中学、游戏中学习、合作中学习,可以让他们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同 ……此处隐藏10278个字……也成了过场,没有好好利用。其实问题还是在于没有给足学生读书的时间,所以学生对这张表也没有很好的完成。现在我回过来想想,要是在课堂上再给学生多点时间用15分钟来初读课文完成这张表格,那么在接下来的反馈中也就可以用10分钟左右就可以把整个故事学完。然后再给他们点时间去回读全文,最后用2分钟时间总结一下学法,也就是本单元的训练难点——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这种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最后用5分钟时间去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去阅读我课前给他们准备的《老牛》,再用5分钟给他们交流,这样就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又巩固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然而我从开课伊始就在看时间,总是把教学任务、把自己的教案放在第一位,没有更多地去考虑学生是否真的读透读懂了。在品读课文时也一样,只关心自己下一步的教学环节,还是没能走出教案的框架。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些理论知识只成了脑袋中的摆设,没能发挥出来。

二、略读教学方法与技巧指导不到位

本课要交给学生的略读方法是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我在课上也就只给学生点出这一点。没有再深入指导,其实是我把这句话当成了摆设,自己也从没去思考过,何为用较快的速度。所以当被问及这问题时我哑口无言。是呀!其实很多时候,不是还是在于我们教师自身缺少思考,自己都处于模糊状态,又怎么能让学生明白呢,可悲呀!想来,这一堂课也给了我充分的准备时间,可我在备课的过程中,总是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结果又把略读当成精读来教。要是在备课时我能在略读方法上多思考一点,也许就能让学生知道用较快速度阅读也就是用默读来读。更可笑的是当我发现学生读书时声音较轻时还鼓励他们大声读出来!想来都觉得失败。

总之在这堂课上我感觉自己总是游离在精读与略读的十字路口,既没达到精读的方法培养,也没达到略读教学的培养运用的目标。

三、环节设计画蛇添足

在略读教学中一般不提倡小练笔,而我在这堂课中让学生站在小狐狸、老狐狸和正太郎的角度去写话,这一环节可以说是人文过足,工具欠缺。在略读课堂上显得有些画蛇添足之感。其次也浪费了太多时间,要是在最后能把这部分时间用在课外阅读《老牛》上,我想会更理想。

在这次的活动中让我有种挫败感,但我没有后悔,因为在这次同课异构,精读与略读新课程中让我认识到了自身教学存在的问题,也触摸到了略读教学的一些门道。在其他几位上课老师的课堂上学到了不少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吴老师和阙老师的点评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首先,略读教学重在教学方法的指导和运用,略读教学是桥梁,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架好这桥梁。还学生一片略读方法的训练场。让他们更好更快地在略读中成长起来。

其次,略读教学要舍得放,把更多时间还给学生,但在这段时间里要让学生明确阅读学习的方法和任务。切记放任自由。教师用相对少数时间给学生方法上的指导。略读教学其实略的是教师的教,学生还是要学得精。

第三,教师在方法的引导和运用时,要适时适量,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并非多多易善。

第四,把握好沈大安所言的略读教学的三大任务:把握大意、学习略读、拓展延伸。

关于略读教学虽然现在还很迷惘,但我相信在我们不断尝试与探索中肯定会有一片明朗的天地。

小学语文课后反思15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女、气、去、大、早、亮”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关心别人,为别人着想。

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女、气、去、大、早、亮”6个生字。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关心别人,为别人着想。

课前准备:两幅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师板书“心愿”,理解“心愿”,说说你有什么心愿?

2.你知道月亮有什么心愿吗?

出示图一,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出示图二,这幅图上又画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地说,初步感知课文)

3.师总结:老师有一个发现,两幅图上,月亮的表情不一样,看了这两个小女孩的家,月亮会怎么想呢?今天我们就学习8.《月亮的心愿》(齐读)

二、感知性阅读,学习生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用“=”划出本课的生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读拼音、问同桌、查字表、猜一猜等)

3.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小黑板出示生字词(带拼音),自由读,男女生分读。

(2)擦拼音,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3)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哪个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它?

4.小组合作读课文,在读中巩固生字,注意多音字“得”

三、读后悟,读后思

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问的?

四、再现生字,复习巩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请一名学生带读。(或指名读)

小朋友们,月亮姐姐去了两个小女孩的家,她们在干什么呢?(自由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月亮姐姐来到了第一个女孩的家。齐读第1-2自然段。

2.

(1)用“自言自语”说话。

(2)这时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3.月亮姐姐来到了第二个女孩的家,读第3-8自然段。(同桌读对话)

(1)用“悄悄地”说话。

(2)月亮看了第二个女孩的家,它的`心愿又是什么?

(3)指导朗读对话。

4.那么最后到底结果怎样呢?齐读最后一段,理解“艳阳天”

5.说说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三、再现生字,书写指导

四、拓展练习:

两个小女孩走在郊游的路上,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教学反思:

在课文的开头,我板书“心愿”,采用提问型的方式,先是问他们“心愿”的意思,再让他们具体说一说自己的心愿有哪些?这种结合实际的问题会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去思考问题,我觉得这种教学的引导方式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是可以再运用的。之后,我贯穿新课标的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观察能力。在观察之前,我告诉他们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学生忽然就觉得特别的惊奇,他们会忙着问我发现了什么,我就顺势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他们就显得很积极,很愿意去寻找答案。之后我让他们自由朗读课文,并初步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去想一想该如何记住这些字,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式,学生能很快地想出了多种的方式去识记生字,这样学生对字自然能印象深刻的多,我让认的最快的学生来当小老师,去教全班的学生,这个时候学生的积极性就忽然提高了,进一步巩固了生字词,之后我让学生读一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让他们畅所欲言,说一说自己想问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对于文章便有了初步的认识。

《小学语文课后反思汇编【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