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5-07-08 21:50:26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欣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义。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掌握月亮湾的地理位置。

教学准备:

1、 教学挂图。

2、生字卡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欲望。

1.导入 。

同学们,你们去过农村吗,见过农村的美景吗?让我们随着图画去游览农村的美景。

2、出示挂图。

3.揭题

这美丽的村子叫什么名字?相机板书(月亮湾)

4.读题。注意正音“亮”(轻声)

过渡:月亮湾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初读课文—“送生字回家”。

要求:自由轻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对照生字表划出生字,“与生字交朋友,别喊错了它们的名字”。

2.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注意正音,师声评议。

(1)平舌音:载zai;翘舌音:朝zhao、绕rao;后鼻音:

映ying

(2)指导读好句中轻声。

3.再读课文,读通句子。

想象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过渡:月亮湾是什么?请读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2.交流:月亮湾是什么?(是一个美丽的村子)(是我家住的地方)(是作者的家乡、是美丽的村子)说说是谁的家乡?

3.指导朗读。

(1)你觉得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为什么?

(2)指导用自豪的语气朗读。重读“美丽”一词。

四.过渡:这美丽的村子为什么叫“月亮湾”呢?

1.默读全文,找出有关句子。

2.交流。

(1)相机出示句子“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放映动画。

(2)指导读好长句子: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村子的名字为什么叫“月亮湾”?

3.学生字“湾”、“牙”。

(1)师述:“湾”本义是指水流的地方,本文中指地名。

(2)比一比,再口头组词(弯—湾)。

(3)指导书空“牙”的笔顺。

4.指导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教师行间巡视辅导,提示写字姿势。

五.布置课后语文实践。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喜欢画画的同学,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

1.齐读第一自然段。映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2.过渡:月亮湾美在哪里?

二.细读课文,自读自悟,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月亮湾美在哪里?轻读课文,划出有关词句。(用曲线表示)

2.交流。相机欣赏动画,粘贴词卡,指导朗读。

(1)学习第二自然段第一句。

a。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粘贴词卡“小河”、“河上”。

b。欣赏动画(2)、(3)。观察“月牙一样的小河”,读词卡“月牙”。观察“河上有一座石桥”,读词卡“石桥”。

c。指导朗读第一句。(映示句子)“月牙”重读。领读、指名读、齐读。“师生评议)

(2)学习第二、三句。

a。根据学生交流相机映示句子“河水饶着村子缓缓地流着”,齐读。

欣赏动画(4),帮助理解词语。“缓缓地”一词换词说说。“饶着”一词,请两名学生上前演一个饶着另一个转。

b。映示句子“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欣赏动画(5),直观“一群群”的鱼。

c。指导朗读第二句。先让学生自读体会,并说说怎么读才能读出美来,再适当指导。“缓缓地”读慢一点,后半句读出鱼儿的欢快、自由。

d。这一句写了哪里的美景?(可看看画面,答后粘贴词卡“河里”)

过渡:河里还有什么美景?

e。学生交流,相机欣赏动画(6)比较句子: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哪一句更好,为什么?集体交流。

/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

\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

f。指导朗读第三句,重读“清清的”等词。

g。引读第二、三句。边看动画(4)(5)(6)。

(3)习第四、五句。

a。生答“河岸上栽着许多桃树。”相机欣赏动画(7)贴词卡“河岸”。问:哪个词是“种着”的意思?读词“栽着”。

b。生答第五句。看动画说说什么像“一片朝霞”?有什么相同之处?

c。指导朗读第四、五句。重读“许多”、“开满”、“一片”“灿烂”等词。

d。引读第四、五句。边看动画(7)

(4)学习第六句。

a。欣赏动画(8)

b。比较句子/过了石桥,是一片农田。

\过了石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c。看动画体会“绿油油”的农田的美。粘贴词卡“农田”

d。指导朗读。重读“绿油油”一词。

(5)学习第三自然段。

a。欣赏动画(9),粘贴词卡“山坡”

b。指导朗读“一片”引导学生想象茶树茂盛生长的景象,读出月亮湾人们的喜悦心情。

注:以上(1)至(5)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五个内容,应按学生交流内容的先后顺序随机教学,词卡随机粘帖。

3.再看画面(9),提问:

(1)这长满茶树的山坡在哪里?(相机板书“村后”。)这是课文的第几自然段的内容?(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那么,第二自然段写了哪里的景色?(答后板书“村前”)

4.再读第二自然段。

(1)想一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村前”的景色的?

(2)指名上黑板按顺序排列—粘贴词卡。(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

5.边欣赏 ……此处隐藏16340个字……花在跳舞。书上也有几个句子,请读读。

(2)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把下面几个句子写生动吗?

(3)四人一组交流。

(4)全班交流。

3、教学第三部分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图上画了什么?

(2) 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太阳、闹钟、小鸟“写得更生动些?指名交流。

(3)学生试写。

(4)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熟记八个描写景色的词语。

2、写好钢笔字。

读读背背

1、请学生借助字典,认读这几个词语。

2、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

3、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

春深似海:指春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大地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古木参天:古老的树木高耸着,直指天空。

蔚为壮观:蔚,荟萃、聚集。汇聚成盛大壮丽的景象。

4、同学们都在哪儿见过这样的景色?

5、学生练习朗读的背诵。

6、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植、程、租“这三个字。

(3) 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小结:“植、程、租“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三个字的右半边中”横“画比较多,并且最后一笔都是横。

(4) 教师范写“植”。提醒学生注意:“横”画在右边别顶住“竖”画,还要写得稳一点。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

(2)对写得不好的字,予以纠正,再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练习口语交际,推荐或自我推荐。

口语交际

1、审题

(1) 启发谈话:新学期开始了,我们班决定要成立新一届的班委会,同学们想用什么办法来确定组成人员?

(2)指名读题,明确此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新的一届班委会将由哪些委员组成呢?

(2) 你觉得哪些同学最适合担任呢?发表推荐与自我推荐,指导学生了解推荐与自我推荐的要求。

(3)分组练说推荐理由。

(4)每组推荐代表发表讲话,师生评议。

3、反馈。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太阳》教学反思

在语文的课题上,为了更好地抓住语言训练点,在备课的时候,我们必须仔细钻研教材,挖掘一节课中的语言训练点。

在《太阳》这一课的教学中,我着重让学生熟知说明文里面的说明方法。但我发现在备课的过程中我考虑得不够周全,导致引导学生找出课文用到说明方法的地方时不够全面。在大概跟学生说明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这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后,我没有让学生尝试自己去找一找还能体现这几种说明方法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有些句子或者段落里往往存在一些几种说明方法共存的地方,这就需要引导学生较为仔细地分析句子。而我作为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居然也漏掉了不少混合使用说明方法的例子。如第三自然段就是用到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这三种说明方法。第四自然段也居然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这些被我漏掉的地方还是我在课后一些练习册习题中发现的'。如此一来,我觉得在备课的时候为了做好语言训练这一关,作为老师要在经过自身琢磨后还要适当地参考一些练习书,以便对课文进行更加详尽的把握。

在这篇课文的最后一段中,我特意让学生找出两对反义词,还设计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这两个问题的提出有利于学生对这段话的记忆与背诵。

同时,我们必须重视课文的课后练习题,再进行信息搜索、组织语言进行回答。作为老师不必要领着学生逐段学习,可以放手给学生去找,去互相补充。。在这一课中,课文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课文讲了太阳的哪些特点?是怎样写出这些特点的?这就要求学生先统观全文

无论如何,我们作为老师在备课时候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让学生达到“每课一练”的效果。同时,我们更要找准课文中的语言训练点,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如何引导和巩固《语文园地》和课后练习中的知识点上了三年级下学期,我们就会发现每个《语文园地》中都有许多不同又有相似的语言知识点,除此,在课文的课后练习中也出现了不少需要学生识记的内容。这些零散的知识点,如果不加以巩固与归类,学生很快就会遗忘与混淆。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让学生学会“温故而知新”的道理。

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巩固这些知识点的:

一、落实背诵与熟读环节,及时跟踪。

对于课文中一些要求熟读的知识,如《园地》中的“我的发现”,我除了要求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讨论其中的特点,做好笔记,还要求学生举出相关例子。因为只有举出例子才能到达学以致用,巩固理解的效果。除此,在平时的早午读、家庭作业中也必须反复朗读,并且熟记它们的特点、例子,这样才不会一知半解、记不牢。而对于日积月累中的知识点则必须要求学生背诵,当然背诵时不能只背书上已有的内容,更要背诵这些内容的特点。如《语文园地四》中的“读读背背”,在背诵中我们必须记住“关于读书、治学的成语有”这句话。而“我会填”中关于助词“的、地、得”的运用,在背诵时候要求学生说出每个短语中用的助词是哪个,并说出为什么这样使用。当然,在上课讲解时候,我还特意出了相关的练习让学生去巩固。为了更好地落实背诵的环节,我特意制作了一个表格,上面有所要背诵的页码。说过关了就在上面画上“√”,逾期没有背完要受到老师的批评、扣分与小惩罚。

二、即使默写与听写。

对于课后练习中的识记内容、《园地》中要背诵或灵活运用的知识点,我会在平时的听写、默写中落实到位。如助词的运用检查,我会先出好题目,让学生根据题目内容进行填空,而非只背诵课文里的内容。

三、及时对知识点进行归类、比较。

在不少的《语文园地》中都出现了不同形式的四字词语,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必需让学生把它们重新找出来并进行比较,再记忆。如本学期《园地》中提到的四字词语有如下形式:aabb、aabc、abac,含有数字的,含有一对反义词的,关于读书、治学的,描写大自然景物和现象的这几种类型。而对于一些识记句子则有如下分类: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句、表现思想方法的谚语、归类识字类型的诗

歌、与气象有关的农谚、歇后语、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这几种类型。这些知识点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必需重新拾起,务必做到在老师提示类别时候学生能够稍经思考后说出具体内容。

四、如果学生能够在习作或平时的作业中灵活运用以上的知识,老师则给予加分和奖励。

陈佩君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九日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模板合集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