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25-07-08 14:22:25
《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0课。课文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文章生动、细致地描述了珍珠鸟的外形特点以及在“我”的爱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过程,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4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3、了解雏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含义。

4、品读语言文字,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和睦、信赖的境界,激发学生爱鸟护鸟、创造更多美好境界的愿望。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齐读课题。

1、【昨天,我们跟随作家冯骥才,细读了课文1-3自然段,初步认识了珍珠鸟,今天,我们将继续走进课文,走近——】

齐读课题:珍珠鸟

2、齐读课文1-3自然段。

【打开课本,一齐用心朗读1-3自然段,再次感受雏鸟那特别的叫声和可爱的外形吧!注意节奏要舒缓些。】

3、回顾珍珠鸟的胆量及雏鸟的外形。

【读了课文1—3自然段,能说说在你们印象里,珍珠鸟是怎样一种鸟吗?】

4、指名描述印象中的珍珠鸟。

●体型很小,叫声尖细动听。

●胆子很小,整天躲在吊兰的垂蔓里面。

●长得很可爱: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后背还有珍珠似的白点,(雏鸟没有)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过渡:

【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记住了珍珠鸟的叫声和那可爱的外形,还知道它是一种怕人的鸟。然而,正是这种胆小怕人的雏鸟,有一天竟然胆大包天了,瞧——】

▲板书: 雏鸟

二、屏显画面“美好境界”,体会珍珠鸟的胆大。

1、点击,屏显画面“美好境界”。

2、【看到这人鸟相依相偎的画面,你们觉得奇怪吗?为什么?】

3、指名回答

●奇怪——它原本很胆小的!

●不奇怪——因为它发现作者很爱它,它信任作者。

4、导入第4自然段:

【原本胆小怕人的珍珠鸟,是怎样一天一天接近我,亲近我的呢?课文的第4自然段作了详细描述。】。

▲板书: -----“我”

三、品读第4自然段,体会人、鸟渐近渐亲的过程。

1、布置学生自读课文第4自然段。

【自己用心读读课文第4自然段,边读边体会小家伙是怎样一点一点放大胆子,接近我,信任我的。】

2、屏显课文第4自然段文字。

3、指名交流,整体感受第4自然段,相机点击“起先,渐渐地,后来”3个词。

【小家伙是怎样逐步接近我的呢?谁先来说说?】

●起先,它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在屋里飞来飞去。

●渐渐地,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

●后来,它完全放心了,啄我的笔尖,还啄我的手指。

4、布置学生再读课文第4自然段,体会小家伙的可爱

【细细品读这段话,你也一定会像作者那样喜欢上这可爱的小家伙。那么,小家伙的哪些活动能使你喜欢它呢?边读边体会,再画下来。】。

5、指名交流,相机出现相应的段落,倾听并引导。

【小家伙的哪些活动使你喜欢它呢?可以读读你体会较深的语句,也可以谈谈你的体会。】

●只在笼子四周活动——机警,小心;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神气,调皮,可爱;

●“先是…然后…再…” ——机灵,可爱;

●“索性…”——毫无戒备之心;

●“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啄两下我的手指。”——友好,可爱;喜欢我,信任我。

6、交流体会“我”对雏鸟的友好。

【其实,小家伙之所以能够放心大胆地亲近我,那是因为我时时刻刻都在小心地呵护它,不让它受到半点惊吓。你从那里可以看出来呢?】

●小家伙飞来飞去——我不生气,不赶走它;

●小家伙喝我的茶——我还是不生气,不发怒,不吓唬它也不打它。

●小家伙啄我写字的笔尖和我的手指——我仍然不生气,反而去抚摸它的绒毛。

7、齐读第4自然段。

【伴着音乐的节奏,让我们完整地感受一下作者和小家伙越来越亲密的过程。注意读出小家伙的可爱,读出我对它的喜爱。】

▲过渡:

【就这样,在“我”无声的关爱和精心呵护下,可爱的小家伙才如此信赖“我”,亲近“我”,与“我”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四、引读第5自然段,想象体会人鸟相处的.情趣。

1、教师引读。

【白天——

傍晚——】

2、指名想象小家伙的淘气。【你能想象出白天的小家伙有多淘气吗?】

3、指名想象父母的呼唤:

【你能听懂父母的那一声声呼唤,似乎在对小家伙说些什么吗?】(担心、责怪、批评等)

4、指名想象小家伙的告诉父母白天的见闻和感受。(结合课文第4自然段文字,教师相机角色引导。)

【如果小家伙会说话,你能想象它会告诉父母一些什么呢?】

●告诉父母白天在主人家如何淘气,主人对它的友好、疼爱,它对主人的喜爱……

5、小结,过渡:

【因为,在小家伙看来,我的确是疼它的,爱它的!】

▲板书: ←----- 喜爱

【所以有一天,人鸟相依相偎,亲密无间,共同创造出这样一种美好的境界——】

五、赏读第6自然段,升华感情。

1、屏显第6自然段图文。

【让我们再次走进这美好的境界!】

【伴着音乐的节奏,谁来美美地朗读一遍!】

2、指名配乐朗读。

3、交流体会作者的惊讶之情,理解“居然”、“竟然”。

【如此美好的境界,作者事先有没有料到?为什么这么说?】

4、【多么感人的画面,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给这幅画取个画名吗?。】

●(小鸟依人,美好的境界,和谐,人与鸟,梦,信赖……)

5、齐读第6自然段。【一起读一遍,让这美好的画面永留我们记忆的心间!】

▲过渡:【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

……此处隐藏6906个字……护着自己的孩子,所以小家伙的胆子变得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和作者亲近了。

(第4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采用总分总的思路进行教学,层次很清楚。理解也有一定的深度,不仅要引导学生弄清小家伙怎么一步一步亲近作者,也启发学生理解它为什么能这样做的原因。)

3、学习第5自然段:

⑴默读:

你从这一段中体会到了什么?

⑵讨论交流。

⑶指导朗读。个别读,齐读。

(第5自然段,从文章的结构上看,是一个过渡。内含的意思是讲,小珍珠鸟对“我“已有了很深的感情。整天都在“我”的身旁。)

4、学习第6自然段:

过渡:有一天,在“我”的书房里出现了一个非常动人的情景。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

⑴看图:

在这幅画面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

⑵想像:

这小家伙睡得好熟呀!它把“我”的肩头当作了什么?

⑶老师请你来给这幅画加一个题目,可以是一个词或一句话。

⑷齐读:

多么美好的一种情境啊,情你们有感情地朗读。

5、小结。

(这一段,共4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写了一个意思。采用分分总的教学思路是可以的。)

三、学习第7自然段

过渡:正因为“我”对小珍珠鸟的宽容、关爱,才赢得了小珍珠鸟对我的信任,它才会在“我”的肩膀上熟睡。沉浸在这美好情境中的“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这样的呼唤──(生读)

1、引读后,板书:

“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2、改变句式。能把这个句子换个说法吗?

3、小结:

是的,“信赖”就是彼此的关爱、彼此的宽容、彼此的信任、彼此的尊重。让我们再一次高声地把这句话告诉世界上所有的人。

四、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在作家冯骥才的书房里目睹了一幅人鸟相亲的情境,这是信赖创造的美好境界。只要心中充满爱,老师相信不仅在作家的书房里,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人与动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都能在自由的天空下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五、作业

1、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

2、请你用“有了信赖,就会。”的句式,写一段话。

【简评】

《珍珠鸟》是著名的作家冯骥才写的散文。文章的内涵很丰富,尽管作者在文末用“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一句话点明了中心,但是文章仍给读者留有很大的想象空间。王小菊注意了这一点,她作了深文浅教的尝试。

她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弄清事情的情节,在启发学生探究下面的问题:小珍珠鸟怎么会越来越胆大地和我接近呢?这是因为作者像一位慈爱的父亲,呵护着自己的孩子,所以小珍珠鸟信赖他了。文章理解到这一步,还没有停止。在总结全文时,又作了提升。由个别的,联系到一般。

公开课、研究课,应该选择有一定深度的课文,具体研究一两个问题。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处理教材的能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徐伟健)

《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重点学习10~12自然段,通过精读──讨论──精读的过程,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精读水平。

2、学习有声有色地背诵,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语言积累。

3、培养学生爱护生命、善待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精读──讨论──精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难点】

通过讨论提高学生的精读水平。

【学习方式】

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时安排】

第2教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和小动物交朋友吗?

2、(展示珍珠鸟课件)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结识的新朋友──珍珠鸟。

3、谁能够用从课文中积累的语言介绍一下你们新朋友的样子?

(要求用赞美的语气)

(激发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珍珠鸟的距离。)

二、读文定标

1、快速读文,回忆课文除了介绍了珍珠鸟的样子以外,还写了哪些内容?

2、结合书后练习,说一说这节课应重点学习哪些内容?

(学生参与学习目标的确立,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使学生的学习更有目的性。)

三、精读──讨论──精读

1、请大家仔细读10~12自然段,看看自己的预习时写的精度笔记还有没有需要修改和补充的?

2、小组交流、讨论精读笔记:

⑴指名读讨论、交流的要求:

课件:

①按精读一段话的步骤交流。

②注意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照自己的精读笔记用铅笔标出与发言人意见不一致的地方。

③交流、讨论不同的看法,同时修改笔记。

⑵交流、讨论。

3、汇报研讨:

⑴那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交流、讨论的成果?

(按精读步骤发言。)

通过品评好词佳句和设疑,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出:因为作者喜爱小鸟,才能为它创造自由、宽容的空间。自由宽容的空间培养了信赖,赢得了信赖。

重点感悟:

课件:

①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②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⑵在理解感悟精读段的过程中练习朗读。

⑶在汇报探究的过程中及时评价。

⑷谈收获。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可以从内容、中心两个方面谈;重点引导学生从学习方法上谈。)

①反复朗读可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感悟。

②品评重点词句可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感悟;

③交流、讨论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感悟。

(先读书,先思考,先探究,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交流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审美情趣。)

四、有声有色地背诵

1、回顾有声有色背诵的要求后练习

2、指名背诵。

3、自评、互评、感悟。

4、有声有色地背诵。

(通过背──评──背,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语言积累,受到美的熏陶。)

五、课外拓展

搜集“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信赖”的故事。

【板书设计】

珍珠鸟

不去伤害它微笑依旧写不动声色地写

信赖

杯子上 稿纸上 笔尖

【课后小结】

品评和设疑的过程中学生说的内容有些重合,且设疑时问题太散,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将问题整合,这样一、两个问题就能将全段的内容贯穿起来,起到设疑为了整体把握内容的目的。

《《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