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师师德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英语教师师德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英语教师师德总结1现在英语教学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轻思想品德的教育,往往把眼光盯在成绩上。殊不知,英语教学与德育关系极为密切。当然,在英语课堂上体现德育,绝不是简简单单板着面孔说教,而要讲究方式方法。德育的渗透不是用一些套话或是单纯的灌输就能够进行的,我们应将隐藏在课文里面的德育因素挖掘出来,针对不同的教材选择恰当的方法。通过备课将德育融于语言教学这一常规活动中,在实施时应注意引导启发学生向预定的目标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目的。学科渗透应注意的问题很多,总之必须保持本学科的完整性、独立性。
一、要理清英语与德育之间的关联
英语教学大纲这样写道:“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在知识教学的同时要渗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明确学习外语的目的,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习的兴趣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
在初中英语教材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我国和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历史、地理、科技、政治、文化礼仪和习俗风貌。要学习包括表达思维活动(同意、帮助、邀请)、情感态度(喜欢、感激、同情、愿望)、道德态度(抱歉、宽恕、感谢、赞成、关心)、社会文化(介绍、问候、告别、就餐、看病、庆贺)等三十多个语言功能项目,内容十分丰富。牛津初中英语教材极强的时代感、思想性、知识性及真实性,为课堂的德育实施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只要我们在使用该教材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过程中花点心思,就能较好地将德育融于常规的.教学中,使之成为极好的德育素材,达到有效的德育渗透的目的。
二、要找准英语德育工作的切入点
一是通过英语教学使学生学会自尊、自信、欣赏与理解。学生正处在道德的模仿阶段,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声问候、一个抚摸、一句赞赏都将在孩子的心灵中撒下道德的种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放下师长的架子,以朋友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热爱、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是通过英语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不是大讲空洞的道理或说教。在我们现行的教材中,就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所以,教师要做有心人,认真分析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因势利导,巧妙地渗透爱国情结。
三是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德育是塑造人的工作,任何不切学生实际的想法只能是纸上谈兵,一纸空文。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英语课外活动,巧妙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
四是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及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教师可采用各种比赛活动来调动课堂气氛,如:男女生比赛、小组比赛、同桌比赛等,学生对此积极性很高,而且乐此不疲。但现代家庭中独身子女多,大多数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缺乏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通过各种比赛活动,可以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三、要把握英语德育工作的正确原则
一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科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贯彻这一原则,教师应努力做到:按照初中生的特点,深入浅出地正确讲解知识;充分发挥教材的内在思想教育因素,结合知识讲授,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是紧密性原则。教师依据教材在施教过程中,找准教材中知识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至关重要。既要能够传授英语知识,完成听、说、读、写能力的锻炼培养,又要适时渗透德育内容。
三是实效性原则。在渗透过程中,发掘的信息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让学生乐于接受,进而转化为他们的信念。
四是适时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机会及时渗入德育因素,自然地促进学生感情的升华和自我认识的完善;巧妙地启发、理解教材内容实质,从而领悟其中深邃的思想内涵。
四、要把握英语德育教育正确的工作方法
一是榜样带动法。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是课堂德育的实施者,自身的形象和教师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先为范,后为师。通过教师高尚的人格、无私奉献的精神、扎实的基本功、严谨的态度、真挚的爱甚至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仪容仪表等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人格魅力,以自身的高尚道德树立榜样,带动影响学生,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从而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是提炼萃取法。语言是思想的外壳,英语作为一种世界上流行最广的语言,它同样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只要我们留心,就会发现英语学科的德育内容非常丰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机会很多。具体教学时,时时处处都有德育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做个有心人,课前认真备课,通过深钻教材,将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提炼萃取出来,并以此为切入点,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实施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这使知识的讲授、学生的交际练习,成为德育渗透的载体。既使文道合一,文理交融,又达到了教育、教学融于一体的教学效果。
初中英语教师师德总结2引言:
从教十多年,亲身感受到课改的推进和发展。随着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不断深入人心。学科之间的整合也并不稀奇。英语课堂教学不再是单纯的传授英语知识,而应是利用英语课堂的语言教学为契机,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养。本人在英语课堂教学一线工作和摸索了十多年,切身体会到英语课堂教学的多面性。现将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方面总结如下:
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牛津英语教材编写的原则之一。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规定,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我们现在教授的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思想性原则。英语教材本身就应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应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外国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教材既反映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有利于学生了解外国文化的精华。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提高鉴别能力。鉴于 ……此处隐藏16707个字……、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通过与学习教材的灵活结合,潜移默化地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集体、关心自然、关心生活的优良习惯和道德修养。
2、课堂的组织教学
课堂的组织教学基本是按照教师自己所设计的进行下去,要注意几个方面:
(1)如何解决语法错误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语法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教师听学生讲句子还要同时进行纠错,或者为了尊重学生不纠正都是不合理的。不停的纠错会削弱学生的信心,也不能培养大声说英语的习惯。在实践中,笔者特意安排几位上课容易走神的同学来给其他同学纠正,前提是等其他同学讲完,这一方法起到一举两得作用。如果这几位同学纠正不出,通常笔者先肯定同学所讲内容,再纠正其中的错误。
(2)活动时纪律太乱怎么办
语言需要多元活动进行实践,英语课活动多了,纪律就难控制了。有的学生活动时过分活跃,有的却躲在一边开小差,是大声批评指正呢,还是干脆停止活动?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践,训斥和过多的管理都不会有很好的效果。曾经听一位教师说到,如果纪律太乱,他就开始放几秒钟录音机,学生都可以注意了。
(3)课堂上教师应站在哪里
讲台不是教师唯一的位置,除了要在黑板上板书外,其他时间教师根本不需要站在讲台上,而是要到学生身边去。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更靠近他们,是一种鼓励,是一个善意的提醒;也可以解决一些同学的质疑,提供一些新的词汇和表达方法。
(4)学生在课上提出新问题怎么办
毫无疑问,及时解决,鼓励提出问题。质疑是学生认真参与学习、积极思考的表现。
(5)留有四五分钟让学生对本课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
让学生自己总结比老师讲更有效,也能发现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或还存在什么问题,主要是针对本堂课的内容,形式可以多样化。
四、结论
领悟了高效英语课堂的实质后,创建创新就不再是难事。作为一线的英语教师,我们必须不断提高个人业务水平和个人修养,根据课改的要求不断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进,充满民主、和谐、激情的新型课堂就会实现。
初中英语教师师德总结9在教学目标要求上,新课程明确地指出:“教学不只是对学生知识的传播、能力的培养,也应在一定的目标宗旨下对学生进行思想美德的培养,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英语本身的学习价值指向了跨国界的交往,如果学生在学习时没有得到良好的道德修养的培养,可能在将来受到现实的惩罚。基于这个理由,本文就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立足教材的德育渗透
新课程下的英语课本本身就有意识地在内容和形式上融入了德育因子,可以说,初中的英语课本客观上已经承载着大量的德育内容,课本上的一些课文、对话或内容或多或少蕴含着品德方面的引导意义。教师只要在开展教学前对课本进行针对性的德育挖掘,一定会找到课本中所体现出的人文、道德、思想、理念等因素,立足于课本的英语德育渗透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捷径,也是一个坦途。
如,Lesson 3 Welcome to our school这一课,课文的内容是李明接待来访的加拿大同学杰克的过程,Jack is from Canada,he is a visiting student in Li Ming’s school,教师在向学生讲授英语词汇、语法的同时,就可以利用这篇课文的内容和对话将德育渗透进教学中。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向李明同学学习如何用文明得体的语言向客人介绍自己的学校,教师可将这个内容拓展为待人接物的文明礼仪教育;二是通过李明的语言引导学生在生活交往中正确使用Z言,像李明一样使用“hello,welcome”等这样的文明用语;三是向学生展示或描述更多的学校生活场景,引发学生爱学校、爱学习、爱集体的思想感情。这样的课程还有很多,如Teachers and students这一课,可以对学生进行师生情感培养和感恩教育。
二、教师文明行为渗透德育
教师的教学过程高度概括就是四个字“言传身教”,初中学生的模仿意识是相当强的,他们表现出的模仿的因素远远大于“学”的因素。因而,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时,教师应特别注意“身教”。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要体现出自身较高的知识水平、教学水平外,还应向学生展示出自己在思想品德、文化修养、心理素质等方面的修为,通过行为仪表所体现出的人格魅力为学生建立一个学习的标杆和范本。
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要注意以身作则,首先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要注重着装和仪态,作为教师,一般不提倡穿过于个性化、时尚化的服装,不然会对学生的审美价值取向产生不正确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规范得体,处处体现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所应表现出的优雅和气质。比如,上课开始向学生行鞠躬礼,让学生发言时做出五指并拢的标准有请的手势(而不是用一个食指指向学生),下课了要向学生表示感谢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的。
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渗透还应体现在思想内涵上,如“尊重”的品质,在交往中教师应体现出对交往对象的尊重和礼貌,尤其是对学生,要体现出真诚的尊重,用心关心、爱护、宽容、理解学生,与他们平等相处,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尊重”所带来的愉悦感,将这种品质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心中。
三、英语文明用语渗透德育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收集一些英语中的文明用语,供学生学习、使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增加词汇量,另一方面用这些文明用语所包含的.礼仪意识,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逐渐让学生养成文明交往的好习惯。
在英语中,许多在日常对话中经常使用的词汇能体现出文明礼貌的意念。如,从牙牙学语开始,家长就教孩子们说的“Thank you(谢谢)”这个词。到了初中阶段,教师可对这个词进行拓展教学,一边教学,一边就让学生接受了品德教育。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这个词在不同场合的用法,如:当有人对你表示赞许时,我们应该表现出谦受的态度,使用“Thank you”心领对方的赞扬;当有人送给你礼品时,应表现出喜悦的态度,用“Thank you”表示真诚的谢意……
这样的日常文明用语还有不少,只要教师用心,可以整理出很多,然后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如I’m sorry对不起,Excuse me打扰一下,Thanks a lot多谢,What can I do for you我能帮你做什么吗?Could I have...我是否可以……?Glad to help乐意效劳等等。这些文明用语,学生是很愿意学的,在课下他们会游戏般地有意应用这些词汇与同学交往,无意间就培养了文明用语的习惯。
总之,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如果学生只具有高效学习文化知识的技能,而没有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只能算教育的“半成品”,这样的教育结果不是新课改理念追求的,也不是社会需要的。在教学中教学生学会做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秉承一颗恒心,坚持不懈,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