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活动策划

时间:2025-07-24 21:50:26
(精华)大学活动策划

(精华)大学活动策划

大学活动策划 篇1

一、活动主题:彰显青春 共筑友谊

二、活动目的:为了更好地团结同学,增进同学间的感情,加深对彼此间的了解,丰富我们课余生活,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从而提高班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三、活动地点:校园内

四、活动服务对象:注会Q1132班所有同学

五、活动时间:20xx年4月18日13:30

六、策划主办单位:注会Q1132班

七、活动流程 :

1) 西区操场集合

2) 分组 :分成A、B、C、D、E五组,每组选出组长。

3) 第一个环节:背地起坐游戏:各小组成员背对背围成一个圈,胳膊勾着胳膊,主持人宣布开始时,成员在双手不撑地的情况下集体站起来,往指定的.地点出发,看哪个小组先到达指定地点,第一名50,第二名40,第三名30,第四名20,最后一名10。

4) 第二个环节:

◆ 规则:每组通过玩游戏收集5张相同颜色的卡片,并通过到达小光谷的先后顺序不同加分,第一名50,第二名40,第三名30,第四名20,最后一名10,最后累计第一环节得到的分数,统计每组的总分,分出名次。

大学活动策划 篇2

为贯彻“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为我校学生深入社会、服务家乡、增长才干提供平台,学生处将继续于20xx年寒假举办第二十期“人大使者家乡行”活动。

一、组织单位

学生处

二、协办单位

苏州校区

三、参与对象

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含苏州校区)。

四、活动介绍

“人大使者家乡行”活动是我校拓展勤工助学工作领域的品牌项目。活动主要是通过授予参与同学“人大使者”的称号,并对其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使其以学校使者的身份回乡开展“主题性”勤工助学活动,以达到服务家乡、宣传学校、锻炼同学的目标。

五、活动主题

本期活动以“宣讲、调研”为主题,涵盖以下两个子项目,参与活动的学生可以个人或团队形式任选其中一项主题:

(一)宣传中国人民大学

学生经培训后,返回家乡初中、高中学校(以自己的母校为主),从以下几个方面宣传学校:

1、中国人民大学校情、校史(含苏州校区情况);

2、中国人民大学校园文化、校园活动;

3、中国人民大学招生政策(含中法学院招生政策);

4、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奖励与资助政策;

5、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

6、中国人民大学“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

(二)围绕“长江三角洲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开展调研

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是我校立足苏州,面向长三角和华东地区建立的极为重要的教学科研基地,是培养国际化高端人才的实验基地。苏州校区与人大一脉相承,秉承“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人大精神,肩负有紧密联系区域发展实际,服务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镇,是改革开放的窗口,能为全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供很多有益借鉴。为了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长三角地区的民情,并结合自己的专业开展社会实践,以探索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规律,为人民大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家乡行活动也将面向全校,组织生源地为江苏、浙江、上海的学生返乡,针对当地乡镇、社区的居民开展社会问题调研。参与调研的学生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针对长三角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关心的社会问题列出调研提纲;

2)针对提纲内容开展入户调研,记录访谈内容;

3)完成调研报告。

六、活动组织及时间安排

(一)活动准备阶段

1、20xx年12月2日,通过校内网络、短信平台发布通知;

2、20xx年12月2日—20xx年12月22日,学生向校区学生事务部提交参与活动申请,学生事务部对报名同学进行筛选,根据报名情况推荐一定数目的同学(或团队)参加活动。申请表纸质版送至开太楼205办公室;电子版发送至icruc205@163.com邮箱(邮件主题标注“人大使者家乡行”,附件以“姓名,班级,学号”的方式命名,12月22号17:00截止)。

3、20xx年1月,开展培训,并发放活动物资。

(二)勤工实践阶段

受聘人大使者返乡开展活动,并于寒假返校前完成。

(三)总结宣传阶段

参与同学撰写活动总结,并于20xx年3月3日前,将总结、电子版问卷结果及所需提交材料通过“微人大”提交(在“微人大”中搜索“人大使者行总结材料”服务)。

七、学生需提交材料

1、通过个人微博实时上传活动进展,并@人大使者家乡行。定期向学生处“RUC使者家乡行”微信公共账号投稿以推送精彩活动。此项工作将作为评奖的重要依据。

2、开展“宣讲”活动的同学需要提交策划书和活动总结,字数在3000以上。活动总结要有个性化标题,内容与所开展的勤工助学活动主题相关,并在文章标题下注明“学院+年级+专业 姓名 家乡:地名”(如:中法学院20xx级金融学专业 ××× 家乡:安徽安庆)。若以团队形式提交总结材料,需要注明每名同学的姓名,字数要求在5000字以上,需要对活动开展内容及情况具有分析性总结。

3、开展长三角地区社会问题调研的同学,需要提交相应的调研提纲、访谈记录和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不少于5000字,并在调研报告标题下注明学院、年级、专业、姓名、家乡:地名(如:中法学院20xx级金融学专业 ××× 家乡:安徽安庆)。

4、两张活动开展“大场景”照片电子版,照片像素至少为1000*700,照片清晰、光线明亮。

八、活动奖励及表彰

(一)学生处将为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同学发放勤工助学酬金人民币300元。长三角地区社会问题调研的同学,如不是在家庭所在地的县、区、市进行的,学校为其报销往返家庭所在地及调研地之间的交通费,并每人每天补助100元(最多补助7天,时长以交通或住宿票据显示日期测算)。

(二)对活动和征文比赛中优秀同学的奖励:

1、一等奖,总人数的5%,奖励人民币800元(团队形式1200元),颁发获奖证书;

2、二等奖,总人数的10%,奖励人民币500元(团队形式900元),颁发获奖证书;

3、三等奖,总人数的20%,奖励人民币200元(团队形式600元),颁发获奖证书。

4、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同学可优先参评校级相关类型奖励。

(三)参与本次人大使者家乡行活动的中法学院本科生,均给予一次“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认定。< ……此处隐藏5186个字……取胜。

道具:用明显的标记划出起跑线、终点线和跑道线,起终点间距离30米,每条跑道宽2米。用50块砖以一定间隔,摆成具有一定行走难度的蜿蜒小路,目的是使运动员因为控制平衡而把水从盆中洒出。两条跑道间有1米的间隔,而且砖块摆法必须一致。起跑线外放置两大桶水,要保证比赛时间内不会将起点处的水运空。终点要放置两只大空桶,要保证比赛时间内不会将桶装满。水盆要小号的,而且必须是足够牢固的轻质塑料盆。每队所用的盆和桶的规格必须一致。

详细规则:比赛前由裁判检查各队起点处的桶里是否已装有相同量的水,并检查终点处的桶里是否有剩水。检查完毕后,各队人员站成一纵列就位在同一起跑线前。

裁判员发令的同时,各队第一名成员自行将桶里的水倒入脸盆,并开始进行搬运。倒水时必须由该次搬动的人员自己倒,有其它队员协助的将取消成绩。

行进时必须按顺序和规定路径,一次一只脚踩一只砖块,任何一只脚不得落地,一只脚落地一次加5秒,但在重新上砖块之前不再加秒。从哪里落地的必须从哪里上砖,如果有一块砖被有被踩到,加10秒。

四个人必须依次轮流搬运,不得插队、跳过,如果有这类事件发生,取消成绩。

任何一队都可以在任何时候示意裁判比赛完成,一旦示意该队的计时就停止,之后该队的任何队员不得向终点的桶中倒入水。所有队的比赛完成后先比较各队终点处的水量多少,如果差距较大,以多者为胜。如果差距不大,水位差小于1cm,则以用时较短的队伍为胜。

3、呼啦圈跑

比赛方法:每组比赛4队参加,每队3人,2名女性在起点1名男性在终点。比赛开始前,每队第一名参赛队员将呼啦圈放至腰部,听裁判发令后一边摇动呼啦圈一边向终点线前进,到达终点后将胡拉圈传给终点处的队员,并由以相同的方式跑回,再传给起点处的队员向终点跑去,最终完成比赛。跑动过程中尽可能保持呼啦圈不要落地,最终用时最短的队员获胜。

道具:每名队员所用呼啦圈规格一致。用明显的标记划出起跑线、终点线和跑道线。起跑线和终点线间距离50米,每条跑道宽1。2米。

详细规则:跑动过程中呼啦圈也不能触地。如果呼啦圈触地后,必须在原地停下,重新将呼啦圈放至腰间方能继续进行比赛。呼拉圈未触地时手臂不得触碰呼啦圈。传接呼啦圈时必须在跑道端线以外。所有组的比赛结束后,以用时较短的次序排出前三名优胜者。

八、参赛方法:以系为单位组织报名的参加比赛

九、奖励方法:

设团体冠亚季军各一个。其余为优胜奖

十、经费预算

十一、其它事宜:凡参赛队请接受大会统一指挥,队员服从裁判,本规定未尽事宜,解释权归主办方。

大学活动策划 篇10

一、活动背景

在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绿色就是生命的源泉,绿色就是生命的希望。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又和我们相遇,再次焕发了我们心中的朝气。俗话说,要富先开路;我说,要清新的空气,要美丽的环境就要爱护我们生活中的没一点绿。植树节是我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一个方式,这个活动有益于提高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提供给我们爱护环境的措施。这个活动对拓展大学生知识和见识,丰富大学生生活都是有实在性意义的。所以,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绿化环境,绿化我们的校园,使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天空下,漂亮的环境中。

二:活动意义及目的

校园对我们每一个学子来说就是一个家,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我们的家园也同样面临着威胁,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我们,有责任从点滴做起,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建我们绿色家园。我们想通过这次活动,增强大家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让大学生有环境保护意识,让绿色成为走进我们的生活,融入我们的生活。植树节策划书三、活动开展时间

三、活动对象

中国矿业大学全体学生

四、活动开展

前期调查

为了充分了解同学们环境意识,绿色意识,和谐意识;同时了解同学们对我校环境情况的认识。我们将以问卷调查形式来获取信息,同时根据同学们反应的问题,及时和有关单位沟通,更好的建设我们的校园环境。

活动内容:

(一):平台建设

活动目的:唤起人们向美之心,共建和谐绿色校园

活动地点:(待定)

活动进行:

我们将首先走访我们的校园,用相机拍下环境恶劣的地方,制作成展板的'一部分,同时上网搜寻有关环境破坏对人类造成的不利影响,如洪灾,地震,大面积水污染.........并搜索相关图片制作成展板其中一部分,在学校进行展出,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我们的校园环境情况,让同学们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拍下我们校园环境优美的地方,制作成展板最后一部分,在学校进行展出,形成鲜明对比,让同学们在强烈的比较中,唤起大家内心对拥有美好环境的渴望,提高同学们保护环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在网上建立一个面向全校师生的绿色矿大邮箱,欢迎全校师生在校园建设方面给予意见和建议,定期由我们青协人员把好的意见和建议想学校有关单位报告。请几位计算机好的同学构建一个绿色矿大网页,欢迎所有人留言,讨论,为校园绿色建设搭建一个平台。我们青协将定期评出优秀同学给予绿色大使称号并在网上予以表彰。

(二):从小事做起

活动目的:保护校园环境,共建绿色校园

活动地点:(待定)

活动方式:发放环境保护绿色小卡

小卡内容: 1、 立即行动起来,都来关心、支持和爱护绿化,积极参与校园绿化建设和管理。

2、爱护花草树木设施, 对破坏绿化设施的行为要敢于制止并举报。

3、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随意乱扔瓜皮果壳、烟头,不随地吐痰。

4、不使用污染环境的产品,特别是要不使用一次性碗筷。

5、树立和倡导绿色文明意识,积极参加校园爱绿护绿行动。

6、勤俭节约,珍惜校园内的各种资源。

7、上课将通讯工具调节成无声状态,共同营造绿色文明课堂。

8、和谐师生,友好同学,语言文明,行为规范。

(三):往昔种树植绿,今朝认养护绿

活动目的:亲近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地点:(待定)

前期准备工作:以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主,联合其他学院青协,向学校申请允许学生认养绿树,绿地。

活动方案:

1. 绿树的认养。校内个人或多人团体申请,认养绿树。一旦绿树被认养后将挂上特制的铭牌作为标志。

2. 绿地的认养。学校绿地分为多个小块,以班级为单位认养一块绿地。并且认养后各班将制定各自爱校护绿,绿地养护方案。

认养个人或团体将在基本护理培训(培训由我院青协组织相关人员)后担负起绿化后期的养护管理,进行定期的清洁、整理。

由于认养人全部是本校学生,毕业后就很难继续认养行动。因此我院每年会在植树节期间开展绿化认养活动,并根据认养人为树木挂上新的铭牌,将绿色一直传承下去,将环境保护精神延续下去。

《(精华)大学活动策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