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录取分数线
2024年高考录取分数线1在2024年高考分数线未公布之前,同学们可参考一下2024年各省的高考分数线预测,详情如下:
1.黑龙江
本科一批:理科408分,文科430分
本科二批:理科287分,文科341分
专科批:理科160分,文科160分
2.辽宁
本科批:物理类360分,历史类404分
专科批:物理类150分,历史类150分
特招线:物理类494分,历史类495分
3.吉林
重点本科(第一批):理工类463分,文史类485分
普通本科(第二批):理工类292分,文史类341分
专科批:理工类150分,文史类150分
4.北京
普通本科批:448分
特招线:527分
普通专科批:120分
5.天津
天津:普通本科线472分
6.河北
本科批:物理类439分,历史类430分
专科批:物理类200分,历史类200分
特招线:物理类492分,历史类495分
7.河南
本科一批:文科547分,理科514分
本科二批:文科465分,理科409分
高职高专批:文科185分,理科185分
8.山西
理科:本科一批480分,本科二批396分
文科:本科一批490分,本科二批418分
特招线:理科130分,文科130分
9.山东
特招线520分,一段线443分,二段线150分
10.安徽
本科一批:理科482分,文科495分
本科二批:理科427分,文科440分
专科批:理科200分,文科200分
11.江苏
本科批:物理类448分,历史类474分
特招线:物理类512分,历史类527分
专科批:物理类220分,历史类220分
12.上海
本科线405分,特招线504分
13.江西
本科一批:理科518分,文科533分
本科二批:理科445分,文科472分
专科线:理科200分,文科200分
14.浙江
普通类一段488分,普通类二段274分,特招线594分
15.福建
本科批:物理类431分,历史类453分
专科批:物理类220分,历史类220分
特招线:物理类518分,历史类531分
16.广东
本科批:物理类439分,历史类433分
专科批:物理类180分,历史类180分
特招线:物理类539分,历史类540分
17.海南
本科批483分,特招线569分
18.广西
本科一批:理科475分,文科528分
本科二批:理科347分,文科428分
专科批:理科180分,文科180分
19.湖南
本科批:物理类415分,历史类428分
专科批:物理类200分,历史类200分
特招线:物理类477分,历史类482分
20.湖北
本科线:物理类424分,历史类426分
特招线:物理类525分,历史类527分
专科线:物理类200分,历史类200分
21.四川
本科一批:理科520分,文科527分
本科二批:理科433分,文科458分
专科批:理科150分,文科150分
22.贵州
本科一批:理科459分,文科545分
本科二批:理科371分,文科477分
专科:理科180分,文科180分
23.陕西
本科一批:文史类489分,理工类443分
本科二批:文史类403分,理工类336分
高职(专科):文史类150分,理工类150分
24.重庆
物理类:本科批406分,专科批180分,特招线468分
历史类:本科批407分,专科批180分,特招线480分
25.青海
本科一段:理工类330分,文史类406分
特招线:理工类381分,文史类435分
本科二段:理工类309分,文史类378分
专科:理工类150分,文史类150分
26.云南
一本:理科485分,文科530分
二本:理科405分,文科465分
专科:理科200分,文科200分
27.新疆
本科一批:理科396分,文科458分
本科二批:理科285分,文科354分
专科批:理科140分,文科140分
28.甘肃
本科一批:理工433分,文史488分
本科二批:理工337分,文史420分
29.宁夏
本科一批:理科397分,文科488分
本科二批:理科340分,文科421分
专科:理科150分,文科150分
30.内蒙古
本科一批:理科434分,文科468分
本科二批:理科333分,文科379分
专科批:理科255分,文科230分
31.西藏
理工类:
本科一批:A类考生300分,B类考生400分
本科二批:A类考生252分,B类考生300分
专科批:A类考生197分,B类考生197分
文史类:
本科一批:A类考生320分,B类考生400分
本科二批:A类考生282分,B类考生300分
专科批:A类考生207分,B类考生207分
高考如何填报志愿
第一步:登录考生所属地的网上填报志愿系统
考生登录所在省份的教育考试院,或所属地的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在登录页面相应栏正确输入报名号、准考证号、身份证号和密码等信息后,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
第二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用户名是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第一次登录网上报名系统的初始密码是身份证号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即可登录网上报名系统。
第三步:阅读考生须
完成初始密码 ……此处隐藏23080个字……体育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体育成绩60分):400分
专科
普通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120分(语数外三科总分)
艺术类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84分(语数外三科总分)
高职单招
高职单考单招控制分数线:120分(语数外三科总分)
高职单考单招艺术类专业控制分数线:84分(语数外三科总分)
高考防骗提醒“两骗”“一篡改”
1.教育补贴诈骗。警方介绍,此类骗术在高考后的一到两周内,最易高发。通常情况下,骗子会冒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以向高考生发放助学金、减免学费、办理助学贷款为由实施诈骗。
2.提前查询考分。此类骗局中,骗子利用家长“熬”不住的焦躁情绪作案,价格又不贵,上当的人还不在少数。具体操作手法为,高考结束后,骗子会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称可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一个网址链接。不少考生收到此类信息后,便会迫不及待点开网址链接,然后手机便会被偷偷植入盗取网银的木马软件。还有的骗子会直接开价,要求家长支付500元至1000元的价格查询分数。
对此,警方也郑重提醒,考生及家人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里来历不明的链接。如果不慎点击,要立即卸载手机上的支付宝等快速支付工具,确保资金安全,并在备份手机通讯录等重要信息后,将手机重置或恢复出厂设置,或向专业技术人员求助清除病毒。
3.篡改考生志愿。对于寒窗苦读多年的考生来说,自己原本慎重填写的志愿被他人篡改,这绝对是件让人冤枉至极的事情。在此,警方提醒广大考生要提高防范意识,妥善保管密码,不要委托他人进行网上信息查询或信息登记操作;志愿必须由本人填报,任何部门、学校、个人无权要求考生提供登录密码或代生填报志愿。
高考如何填报志愿
第一步:登录考生所属地的网上填报志愿系统
考生登录所在省份的教育考试院,或所属地的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在登录页面相应栏正确输入报名号、准考证号、身份证号和密码等信息后,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
第二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用户名是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第一次登录网上报名系统的初始密码是身份证号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即可登录网上报名系统。
第三步:阅读考生须
完成初始密码修改后,考生还需要仔细阅读系统公示的须知内容,了解填报志愿的相关规定和时间安排,考生一定要仔细阅读注意事项,以免误填误报。阅读完注意事项后,考生点击“开始填报志愿”按钮进入志愿填报首页,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第四步:修改初始密码
考生在第一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时,一定要修改初始密码,如果不修改,就会自动返回到上一步,无法继续往下操作。点击“修改”按钮,就可以修改密码和填写录取用联系方式。成功修改密码后,再开始填报志愿。(修改的密码一定要牢记,最好是平常用的,录取联系方式一定要写正确,要是经常可以联系到你的,保持不会停机)
第五步:分批次填报志愿
网上填报志愿采用分批次填报的方式。填报时,考生需要分批次按顺序将准备填报院校和专业的招生代码填写到对应的志愿栏中,这时系统会根据招生代码自动显示出相应的院校和专业名称。当一个批次填写完成后,考生要点击“确定”保存。
第六步:检查核对
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输入完毕后,点击“下一步”按钮,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将已填的代号转换成相对应的院校和专业,屏幕上会显示已填报的院校名称和专业名称。这时候,考生要阅读屏幕上的提示信息,仔细核实显示的学校和专业是不是自己想要填报的,如果不是,或出现红色字体提示的“无效院校”或“无效专业”就说明填错了代号,一定要按正确的代号更正,要不然就张冠李戴了。如果要修改或补填志愿,可以点击“上一步”按钮,返回到填报界面进行修改或补填。(这是高考网上填报志愿非常重要,的步骤之一)
第七步:退出志愿填报系统
最后,再全面查看各批次的志愿填报情况,如果没有问题,就应该立即退出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关闭填报志愿的浏览器页面,避免密码被他人盗用而导致志愿被修改。
高考志愿填报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不重视所填大学招生简章内容,只知其名称。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最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招生简章内容的全面了解。每一年填写志愿过程中都会出现“只清楚自己要报考的学校,却不了解学校招生具体要求”的一类考生。他们在填写志愿时就走入了只知学校名称,其他全然不知的误区。
误区二:形成跟风趋势,认为热门专业就是最好的选择,没有主见性。很多考生在填写志愿时,都会形成跟风思想。既然人人都说这个专业好,那我就选择这个专业,心里认定这专业就是最好的。这时候就已经忘了自己的实际分数以及各方面条件是否符合的前提了。这样的盲目跟从,没有主见的选择,可能造成最终的落榜。
误区三:家长的话就是最好选择,忽略了主观意愿。高考志愿填报,常常可以看到的现象就是家长包办,家长认为这个专业好,你就一定要听他的话,而自己面对这种情形没有任何反驳。在志愿选择的问题上,家长过度干涉,只会让孩子更加茫然,如果没有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选择了一个毫无兴趣的专业,就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因为那代表了你大学四年都是在不乐意及学不好的心境中度过。
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1、不要错过规定填报时间
考生未在规定时间上网填报视为放弃填报志愿。在规定时间内,考生可以不受次数限制上网填报或修改,网上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为截止日下午5时,过时将关闭网报系统,不能填报或修改。
2、首次登录要改初始密码
考生本人对自己的密码负责,务必要妥善保管好密码。若忘记或遗失密码,可以凭准考证和身份证向县市招办申请恢复初始密码,恢复初始密码后,考生应及时登录系统更改。密码设置不能过于简单。
3、上网填报有时间限制
考生每次登录网报系统后填报时间为30分钟,应在30分钟内完成志愿填报,若超过30分钟,系统将自动退出。如果考生还要填报或修改,可以在15分钟以后再次登录网报系统。
4、记住“保存”和“退出”
每一批次的志愿填报完成、检查无误后,一定要点击“保存”按钮,将填报的志愿信息保存到网报系统。在填报的所有批次志愿都完成后或离开计算机时,一定要选择“安全退出”,退出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关闭填报志愿的浏览器页面,避免密码或志愿被他人修改。
5、避免草率填报、多次修改
高考志愿的重要性决定每一位考生必须慎重填报每一批次的每一个志愿,先填写志愿草表,可以用充足的时间反复斟酌;对照拟好的志愿草表在网上一一填写,不容易出现错漏。
省招办表示,在网上草率填报、多次修改,很容易出现失误。
6、不要在截止前集中填报
从往年网报情况看,考生如果在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之前集中突击填报志愿和修改志愿,会导致网络访问流量过大,网络不畅,网速缓慢,结果考生不能及时登录指定网站,无法顺利填报。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