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心得体会【精选】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作文教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1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两个版块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重视教授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作文的构思方法,从而让其学起语文来事半功倍。那么,作为中学一线语文教师,我们要怎样做,才能提高中学语文阅读和写作版块的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中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感知理解让学生视听结合来提高阅读能力
针对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来说,提高阅读效率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借助教材上的课文,以锻炼理解力为基础,向学生讲授如何组句成段,由段到篇的写作技法,还可以让学生多积累一些字词,以备写作之用。另外,一些文体知识,如记叙文的六要素,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和说明文的说明方法等知识也可以渗透来讲。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语文教师的讲授方法比较单一,缺乏生动直观的形象,学生也只是被动地听和记,这样不但不利于提高学生阅读速度,而且其知识也是很死板的,谈不上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更不要说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了。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学生以清晰地感性认识,为理解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1.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授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原动力,它能让人产生寻求知识的倾向。传统的一黑板、一板擦,再加几根粉笔的教学模式已经比较落后了,我们可以让一些高科技的教具改善学生的情绪。电教媒体的运用,可以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电脑的普及,学生对其也日益熟悉,尤其对其中的声光影合一的游戏非常感兴趣,所以我们要把这一兴趣点引入中学语文课堂。每当一上课,多媒体生动形象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大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优美的播音员的声音把短文有感情地读出来。通过这一整体感知可以调动学生眼、耳、口、鼻、舌几个感官来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然后我们再带着学生进行第二遍的详细讲解,经过了两遍读文后,学生基本上能把握住文章的基调,从而总结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传统的.“读”法就是教师范读,学生默读或是分角色朗读等形式,但如果长年如此教授,难免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尤其是现在教材中一些抒情味较浓的散文就更失去了其鲜活的味道。而运用多媒体,采用与教材配套发行的录音,播音员那甜美的声音一出口,语音也是平稳和谐的,让学生不禁沉浸在一种陶醉的氛围中。另外,学生听到自己不太熟知的陌生播音员或专家的声音,自然会对这段录音仔细聆听,注意力要更集中,听到的内容会更多。用电脑做的多媒体还可以加上图案、伴奏或演唱等多种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加兴致勃勃地去理解文章,总结归纳中心思想。
2.中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影像,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在通过多媒体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整体感知之后,还要理解一定的文本背景。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记述和介绍事物事理的课文,还有一些涉及到历史的文章,让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果单纯靠教师口述,很难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更不容易让学生听明白。而运用影像技术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因为它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资料进行再现,为学生更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其语言文字起到更好地作用。
在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突破课文的重难点。而多媒体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它能够使复杂的理论形象化,直观化,更加通俗易懂。如笔者在讲授朱自清先生的《绿》时,往往跟学生解释不清楚梅雨潭、梅雨瀑和梅雨亭三者的位置,学生难已想象出其具体的状态。“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是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羽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段话清楚地介绍了三者的位置关系,但学生读后仍然没有清晰的印象。于是我把网上找到的关于梅雨潭的景点录像放了一遍,学生在看完这段视频后,能够自己说出三者的位置。这一难点很快就解决了。
二、中学语文教师教授作文可以通过图文对照,集思广益,发散思维来启发诱导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大量的阅读作依托,写作便会成为无米之炊。阅读是从外吸收一些语言、构思;写作是将自有的语言及构思自内向外地表达。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还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多媒体运用到作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做知识信息的载体,还可以调控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多采集一些素材,并对其进行储存、分析和运用。
对于作文,学生往往怀有惧怕心理,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半命题作文,亦或是给材料作文,教师在提出写作要求后,一般会作一些详细地引导。但是学生往往不知从何下笔。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在写作之前对客观事物和社会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下笔如有神”。但是,学生往往不会观察,不知道怎样去抓住事物的特征,其印象是肤浅、模糊而乱七八糟的,所以,教师可以借助投影或录像先让学生进行写作前的指导。如笔者有一次让学生写一篇参观游记,并把作文题目、写作要求和相关写作引导都出示了。由于经过了前期的铺垫,所以本次的作文写得较为成功。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评改作文,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综上所述,阅读和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两大重要板块,我们一定要下大力度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来使课堂更生动,学生积累素材更广泛,写作的思路更宽广,长此以往,相信我们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也会不断提高。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2面对初中语文,我们语文老师经常说语文课上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很有幸在这一次国培学习中,我们培训的课程中都涉及到了这三个方面。培训中也有几位作文教学名将的经验分享,他们在这次培训中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经验。
***老师从一线老师的角度出发,毫不保留、很接地气的给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工作和作文教学上的一些心得。大家听的津津有味,我们还感慨地说***老师给我们带来的都是干货。***老师还经过大家同意,多分享了半个小时,让我们感受到真正师者情怀和追梦路上的执着。
中学作文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比如:一、重视课文教学,轻视作文教学。二、作文训练年级衔接不够,缺乏梯度性。三、读写结合不紧密。四、教师指导作文不得法。五、作文缺乏及时有益的反馈。没有处于开放式的教学状态。六、教学作文教学内容安排缺乏序列化。面对的这几个方面的教学作文出现的难题,***老师主要从他所列出的五个方面 ……此处隐藏13429个字……学生写完片段后,老师和自己或同桌用五角星来标注写得好的地方,这样的评价更直观,作用更明显。
三、解读泰安教学研究室刘旭主任作报告
刘主任最后的报告在幽默轻松的开场白中拉开了序幕。刘主任从以下几方面指出了作文教学应注意什么:
1、开掘习作中妙趣点的三个方法:赏识、纠错、引领。刘主任说:“作文讲评只有找到问题症结,才能讲评好;抓语言文字的美,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坚持保本护基,激发学生兴趣,树立自信心。〞
2、说写结合,读写结合,写实与想象结合。
3、强调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作用。
4、倡导真实表达,自由表达,创意表达。
5、将汉字书写纳入作文教学中。
6、迁移利用形成能力。刘主任说“教师习作批改要手下留情〞意思是让学生使用学过的修改符号,自主修改,让学生有自我修改能力,作文有学生自己的风格。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作文是写出来的,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好作文是指导出来的,总之,本次听课我收获满满,本次听课学习带来的收获,也将为我的课堂注入新的养分。都说学生的进步在于积累与不断的学习,老师亦是如此。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14《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要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写作能力等,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写作能力的培养却常常让老师和学生都叫苦不迭,老师们抱怨学生下笔无物,没有真实感受,学生们则真的文章空洞,无话可说。
4月8日上午,我们一行三人去鹿城小学听了两节作文教学课和两节讲评课,可谓精彩纷呈,各具特色,但都不乏一个共同特点:注重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和主动意识,进而使学生产生表达的兴趣和愿望,为我们展现了一种全新的作文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争相表达,下笔滔滔不绝,真正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一理念。
通过这几节课,我有以下收获:
一、作文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新课标指出:习作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我认为要想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一定要做足热身工作,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入手,或者是一幅幅鲜活的画面,或者是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如贾晶晶老师绘本《逃跑的兔子》的教学中,首先从现今学生们最熟悉和喜爱的兔子入手,将学生的思维自然的吸引住,产生进一步学生的兴趣,刘维玲老师《童年趣事》,老师课前的歌曲也很好的拉近了师
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较快进入学习情境,在兴趣的带动下学生就一定会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贴近生活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新课标要求:写作教学要让学生说真实、实话、心理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将真实的生活还原给学生,当真实的生活情境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时,他们会倍感亲切,自然纷纷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此时的发言就会变得灵活,生动起来。不论什么样的作文课,都要让学生充分自由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只有贴近了学生们的生活,才能让他们真正做到有话可说,表达真情实感。
三、关注细节,有效引导,给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当学生将真实的生活还原到课堂中时,只是一个个零散的片断,怎样让这些片断化成生动的文字呢?需要老师们的真效引导了,应该把握住这些细节,以语言、行为、动作上的鼓励,引导帮助学生展开大胆的想像,例如贾晶晶老师《逃跑的兔子》这一课有这样一个环节:在轻快的音乐中,老师用语言引领,学生想象你想让兔子藏到哪去?在想象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充分大胆的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接下来的语言表达可以说得心应手,此时再动笔去写,就早已成竹在胸了,老师们的有效引导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习作能力。
有了鲜活的生活,真实的情感,大胆的想象,学生不会再无话可说,但写作还需日常生活的不断积累,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有意的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好习惯,鼓励学生少读书,读好书,在读书
中积累好词佳句,并在习作中尝试运用这些语言材料来记录自己的真情实感,真正做到文采飞扬,同时,要想给学生有效的引导,我们自身的语文素养也要不断加强,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让自己成为一条涓涓细流,才能保证为学生提供新鲜的生活源泉。
综上所述,我想在实际教学中,只要能贴近生活,注重有效引导,挖掘真实感受,作文教学将不再可怕。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15绘本和游戏是两个不同的存在,但是绘本情景教学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让绘本和游戏产生了不一样的化学作用。
在我们常见开展的绘本相关活动中,绘本通常是作为阅读材料、领域教学活动等。对于绘本,我们幼儿园内也一直开展着绘本教学和绘本主题活动,园内的课题的开展让我对于课题有了前期一定的理解。在这几天的学习活动中,从应彩云老师的团队里,我看到了绘本作为教学载体的另一种形式的新形式,看到了情境阅读对于幼儿的教育作用和意义。这也让我对于绘本教学活动产生新的认识和思考。
绘本,是以图像来展示情节的图画书,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和意义。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有陪伴阅读和独立阅读,我们要以孩子的兴趣和喜欢为前提,利用情景教学法在生动多样的形式中,帮助幼儿品读绘本中的乐趣。情境教学的方式是符合幼儿的学习特征的,这样的方式既能让孩子保留着阅读的乐趣,也能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
幼儿读懂内容的经验包括图像符号、文字符号、翻阅方法,除了看书讲读,还可以用孩子喜欢的游戏和实操来完成。尽管是阅读,早期儿童的学习特征决定了孩子的阅读依然合适在活动中、在游戏中运行。让幼儿在游戏的玩耍和探索的操作中,感悟图画中的主体思想。。绘本的魅力是独特的,情境阅读也就是在绘本的各式情境中,开展不同领域的整合学习,以绘本阅读为载体,开展多元一体教学,以操作玩耍为形式,开展实践感知活动。
在开展绘本教学活动之前,我们需要对绘本进行前期的研读和分析,充分挖掘绘本中存在的多元价值,并且丛中选择合适内容作为活动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计游戏。活动的设计就在绘本这个大背景下,并以游戏的'形式来引导幼儿阅读绘本画面,感受和体验绘本主题。
在这次学习之旅,我看到四位名师开展的8节教学活动,在这8节教学活动中,老师以绘本为情境,设计了趣味十足、目标明确的教学活动。应老师的淡然自得、徐老师的情趣理念,在这些老师们一言一行的示范教学中,我看到老师们眼中有孩子,所有环节的设计都符合孩子的发展和成长,但是又给予了孩子自由快、快乐的权利。总之,在几位老师的优秀示范中,我对于课堂教学和课堂组织也有了新的认识,例如与幼儿的互动、教师的提问、教育机智等等。
这次学习,让我对绘本、绘本阅读、情景阅读和游戏有了新的认识,情境教学和绘本的结合,能让孩子在阅读故事,理解画面的同时,也能获得游戏的快乐,建立新的知识经验。
201年 月 日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