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教学设计

时间:2025-07-28 12:30:26
北大荒教学设计

北大荒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北大荒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北大荒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

三、教具准备:

小黑板,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

(板书:秋天)

2、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田野真美呀,有迷人的.景色,有丰收的喜悦。但在建国以前,我国黑龙江部分地区的秋天曾是一片荒芜,人们称为北大荒。

(板书:北大荒)

3、齐读课题。

4、过渡:那么,如今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呢?

二、初读课文。

1、拼读生字表内的生字,注意字音、字形。

2、学习生字词

(1)出示:

huang bi xi lǚ yinhui jǘ jiang zi jin

北大荒 一碧如洗 几缕 映照 银灰 橘黄 绛 紫 锦缎

tou yang wen jia pang zhen

透明 (荡漾) 波纹 热闹非凡 豆荚 脸庞 榛树

ran shao ling

燃 烧 金黄 山岭

(2)学生自由拼读。

(3)指名读,齐读。

3、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将课文读通顺。

(2)放课文录音,再读课文将课文读流利。

(3)检查读。

4、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觉得北大荒的秋天怎样?课文用哪句话来概括?

齐读第六自然段。

课文从哪两个方面来写北大荒秋天的美的?

(2)全文共6个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景色优美,哪几个自然段写物产丰富?

学习第一节。

三、精读课文。

1、学习第5自然段。

过渡:因为时间关系这节课我们先学第5自然段。

2、指名读课文,思: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物产丰富的?

3、交流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茫茫,草甸子,沉甸甸等词。

4、练读,齐读。

四、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记忆生字。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碧紫燃。

3、师范写,生描红。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北大荒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2、情感目标:了解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感受语言美,培养欣赏及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品味文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北大荒秋天的景色之美、物产之丰。

【教学流程】

一、导入:与课题对话,激趣挟疑入文。

1、(教师出示:荒)

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师生交流)

2、(教师板书:北大荒)

这是一个地名。看到这个地名,你猜想它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师生交流:荒芜的地方······ )

3、补充:北大荒,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广大地区。建国前,这儿一片荒芜;建国后,人们在这儿建立起密山、合江、黑河等垦区。多年来,人们在这些垦区中挥洒汗水,辛勤劳作。现在,这儿已经是小麦、高粱、大豆、甜菜等盛产基地。因此,人们亲热地称她为“北大仓”。今天,我们就到北大荒看看,那里的秋天到底怎么样呢?

4、生齐读课题。

二、激趣质疑引入

1、上一节课,北大荒的秋天给同学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那课文中作者用哪一句话表达了自己的赞美之情呢?

依回答出示:(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过渡:北大荒的秋天到底美在哪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用笔画出相关的句子、词语来谈一谈。

2、交流小结:美在天空、美在小河、美在原野

三、精读:与文本对话,感受景美物丰。

过渡:你最喜欢哪里的美,就请大声地朗读吧。然后再告诉我们你为什么喜欢。

1、读后交流。

【预设语段一: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引导理解:怎样的天空才是“一碧如洗”的天空?(交流中感悟式理解“一碧如洗”。)

傍晚时分天空会出现怎样的美景呢?(通过“银灰、橘黄、血红、绛紫”等表示颜色词语的感受,理解“五彩斑斓”的意思。体会比喻句的写法,再展开想象这美丽的流云还会像什么,完成填空。)

【预设语段二: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你认为作者笔下的这句话中,哪些词句用得精彩?

(通过引导体会“蓝绸子”、“躺”等词语,想象北大荒秋天的美景。)

[预设语段三: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理解“热闹非凡”的意思。哪些语句能让你感受到“原野热闹非凡”呢?划出相关语句。从中体会拟人句和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

【交流】大豆 哗啦啦的笑声

高粱 乐呵呵地演唱

榛树叶子 像一团团火

2、重点体会:“大豆摇铃千里金”

生活在这里的人,为什么喜欢说此时的北大荒是“大豆摇铃千里金”呢?哪些词句能告诉我们此时的北大荒的确是“千里金”?

(①山坡上,大路 ……此处隐藏18820个字……秋天

二、检查预习

1、生字词的正确朗读

北大荒是个美丽的地方,让我们先去领略一下那里美丽的字词吧!

出示生字词语:

北大荒茫茫摇铃山岭

一碧如洗热闹非凡清澈见底

银灰橘黄血红绛紫五彩斑斓

透明波纹豆荚挺拔燃烧

转眼间旋转明镜漾起

个人自由朗读→小组交流→指名朗读→齐读

2、这么多的生字,得想些好方法才能把他们记住

(1)给生字找朋友,小组完成

绛(绛紫)/降(降落)纹(波纹)/蚊(蚊子)茫(茫茫)/芒(芒果)

烧(燃烧)/浇(浇水)/绕(环绕)铃(铃铛)/岭(山岭)/玲(玲珑)

(2)重点讲解几个难写的生字

橘——左边一块木,右上一根“矛”,右下“商”缺立

荒——草木死亡,水流枯竭,上“草”下“川”中间“亡”

燃烧——左形右声,左窄右宽

师指导书写,生用手空写。

(3)钢笔描红,边朗读边描写。

三、初读感知,走近北大荒

1、师范读,生找出优美的句子画下来

听完全文,你有什么感受?说一说。(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天空一碧如洗;小河清澈见底;流云五彩斑斓;原野热闹非凡…)

2、把画下来的优美句子自己再仔细读一读→把你感受到的美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把你喜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四、走进北大荒,看看天空、流云和小河

1、研究课题,了解北大荒

(1)翻开中国地图,找一找北大荒大概位置——处在中国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

(2)北大荒离我们江苏如此遥远,我们不妨借着录像去那里看瞧上一瞧!(放音像资料——(3)我们已经对北大荒这片土地有了个初步了解,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北大荒的秋天看个究竟。

2、学习1—3自然段

(1)齐读第一小节,从中你知道了什么?(北大荒的秋天来了)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第一片树叶落地——一叶知秋)

(2)秋天来了,带来了哪些美景呢?

a、小组朗读第2自然段,找出最喜爱的字、词、句,说说为什么?

b、小组交流

出示:天空——一碧如洗

“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c、画画——说说——感悟之后再读,说说为什么你认为他们是美的?

(用“转眼间”,“一道…一道…一道…一道…””五彩斑斓的锦缎”来说明流云的美。这是一个比喻句,用各种色彩变幻的流云比作五彩斑斓的锦缎)

d、同样的方法把第3自然段的内容画出来——介绍你画的内容——反复读,说出句子的美。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这句话,你是怎样画的?(画出水中的鱼、水草说明河水的清澈可看到底下,整条小河狭长而幽蓝,水缓缓地流动着,看上去像条蓝色的丝绸一般。小河很平静,像个熟睡了的小宝宝安逸而贪婪地躺在大地妈妈的怀抱中。)

e、有感情地朗读第2、3自然段

五、课外作业

1、完成课后的钢笔描红,并认真抄写生字词语

2、找秋天——观察当地的秋天美景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北大荒的秋天已经来了。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美丽的字词吧!

1、出示词语:一碧如洗五彩斑斓热闹非凡银灰橘黄

血红绛紫挺拔燃烧

小组自由朗读,指名读

2、你能说说北大荒的天空、流云和小河都有哪些特点吗?

(天空:一碧如洗;流云:五彩斑斓;小河:清澈见底)

3、齐读课文1—3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深入原野

除了绚丽多彩的流云、富有情趣的小鱼、湛蓝清澈的天空外,原野更是吸引人。今天,就让我们步入北大荒的原野,去亲身体验那里的风情吧!

1、自由朗读,找找、画画你喜爱的句子或词语

a、品读:大豆哗啦啦笑

高粱乐呵呵演唱

榛树叶全都红了燃烧

小组读——指名读——全体读

b、读与演,把大豆、高粱与榛树叶子的形象表演出来,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演?

c、总结:你感受到了原野是怎样的呢?(热闹非凡)

给它换个词怎么样?(格外热闹、特别欢腾)

d、告诉学生,这一段都是围绕第一句话写的,向学生渗透构段方式。

e、假如你是大豆、高粱、榛树或其他农作物,你会对人们说什么呢?小组议一议,指名说一说(我是大豆,我要为人类做很多有益的事情,把大豆磨成豆浆、做豆腐、豆腐干……,我是高粱,看我多神气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好高兴啊!……我是……)

f、齐读第5自然段

2、丰收的喜悦挂在了大豆、高粱、榛树叶子的脸上,人们欢呼雀跃,凉爽的秋风吹起来了,大豆摇啊摇——农作物丰收了,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用一句话来形容一下——

“大豆摇铃千里金”

a、讨论:这句话说了什么?(大豆成熟了,在秋风的吹拂下,摇摆起来,熟透了的豆子从豆荚里弹下来,和其他农作物都散落在地上,放眼望去,满地金黄,像一地的黄金亮闪闪的。)

b、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重点朗读“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说明丰收的喜悦遍布了整个原野,到处是丰收的壮观景象)

c、“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同学们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

渗透文章的结构为“总—分—总”。

总结:北大荒是块荒地吗?(不荒)

那你能给题目换个词吗?(北大仓)说说理由

三、欣赏佳句,指导背诵

1、出示句子: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

想一想,什么像火?(红红的榛树叶子像火)什么地方相似呢?(都是红的)是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把红红的榛树叶比作火)

质疑:榛树叶子真的能把人们的心燃烧起来吗?(不能,红红的榛树枝头上挂满了果实,兴奋极了,榛树叶恨不能马上把成熟的喜悦也告诉人们,让人们也一起分享快乐)

2、找找文中其他比喻句,读一读——说说美在哪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背诵文中美丽的词句。

小组齐读——边说边想——自然成诵

4、你最喜欢北大荒秋天怎样的美景?

指名说——指名背诵章节

四、找找秋天

1、与秋天有关的诗、文章

小组交流(如:《山行》、《枫桥夜泊》…)

2、联系身边的秋天,说说美在哪里?

五、课外作业

1、搜集与秋天有关的词、句、诗、文等。

2、把你观察到的秋天画下来,把它写成一段话。

《北大荒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