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游子吟》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游子吟》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母亲对儿子的慈爱以及儿子对母亲的真挚感情。
教材分析与处理:
1、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情感。
2、教学创新点:低声吟诵《游子吟》,想像一位慈母在孩子外出前,借着油灯的微光为孩子缝制衣服的情景,演一演。
教学理念:
品味情感升华体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汇报《三字经》
1、同学们,在我们每天的古诗词诵读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字经,现在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复习一下。(全班诵读三字经)
2、出示"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在这句三字经里,有一个《孟母三迁》的故事,你们知道吗?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生讲《孟母三迁》的故事)
二、学习《游子吟》
1、是呀,多么伟大的母亲啊,为了给孩子选择一个合适的环境,她不辞辛苦,竟搬了三次家,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她毫不犹豫,剪断了刚织好的布。下面我们再来认识一些伟大的母亲,请大家来看一下。(出示图片,教师简介)
2、出示《游子吟》图片,说一说,图中的母亲正在做什么?
3、这是一位正在为即将远行求学的儿子缝补衣裳的母亲。看到老母亲在昏黄的油灯下为自己缝补衣裳,做为儿子,心里非常感动,于是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就叫《游子吟》。
4、(出示《游子吟》)有谁会读这首诗的,请给大家读一读,好吗?(指名学生读,教大家读)
5、认识生字
6、学生自由练读,反复读,直到把这首诗读熟。
7、指名汇报读,同桌互读,全班齐读。
8、画出节奏,师生合作读两遍,跟师读一遍,自由练读,试着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9、小组互读,评议。
10、小组推荐读,全班评议。
11、小组讨论: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理解诗意:
慈母手中拿着针线,正给准备外出的儿子缝制衣服。母亲担心儿子走后迟迟回不来,就把衣服的针脚缝得密密的,使它更结实更耐穿一些。正像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阳光一样,儿子怎能报答母亲那深重的恩情呢?
9、出示第一句,指名读想像一下,母亲在油灯下为儿子缝补衣裳的样子,试着做一做母亲的动作。师中述:"夜深了,母亲还在灯下缝制着儿子远行要穿的衣服,缝啊缝啊,缝啊缝啊,眼睛累了,看不清了,母亲揉揉双眼,又继续缝,缝啊缝,油灯暗了,母亲用针尖挑了挑灯芯,又继续缝,就这样,直缝到月亮升起又落下,直缝到太阳从东方升起,天亮了。缝了这么久的衣服,你有什么感受?是呀,为了自己的儿子,再苦再累,母亲也心甘情愿。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一句,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10、出示第二句,指名读,想一想,母亲心里会想些什么?
一位年轻的学子即将出门求学。想到天气已凉,孩子此去路途遥远,一个月、二个月,一年、二年……不知何时才能归来。老母亲心中一阵惆怅:就让他多带件衣服吧。她拿出针线,就着昏黄的灯光,为儿子缝制起衣服来。衣服上的针脚是那么致密,也许母亲想让儿子的衣服更耐穿、更结实些吧。一阵飞针走线后,看看在身边苦读的儿子,老母亲把油灯往儿子那边挪了挪,又拔下发簪,把灯芯拨亮一些,开始穿针引线。望着老母亲眯缝的双眼,布满皱纹的额头,儿子的眼眶湿润了。让我们带着对母亲的感动来读一读这一句。
11、师边说边画:"我们就像小草,妈妈就是温暖的阳光。有了阳光,小草才能破土而出,发芽长大。可是,小草长得再高,他也永远够不着太阳。就像我们做儿女的,即使我们做再多的事,也无法报答妈妈对我们付出的爱呀。所以大诗人孟郊才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出示第三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是啊,正如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阳光给它的温暖,儿子的爱心又怎能报答得了母亲那深重的恩情呢?……让我们带着对母亲的无限感激,替孟郊把这道诗读给他的母亲听吧。"(全班齐读)
12、同学们,其实我们每人都有这样一位伟大的妈妈。你能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爱你的吗?
13、我们肚子饿了,是妈妈亲自下厨,为我们烹调可口的饭菜;我们的衣服脏了,也是妈妈一件一件为我们清洗干净,穿在身上;在我们生病的时候,还是妈妈给我们端水喂药,日夜照料,陪我们度过最难过的日子。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爱,把这首诗读给自己的妈妈听。谁愿意先来试一试。(指名配乐读)
三、拓展
1、古诗不仅可以读,还可以唱,让我们学一学,回家唱给我们的妈妈听。(出示歌唱录相,学唱古诗)
2、母爱是那潺潺的流水,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母爱是世界上最灿烂的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心灵。无论我们走出多远,飞出多高,母亲的目光都在我们的背后,永远牵挂着我们。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最无私的爱。正是因为有了这一颗颗伟大、无私的慈母心,生活才变得如此的丰富多采。
那么你又想怎样感谢你的`妈妈呢?
3、让我们自己动手,为妈妈做一件小礼物吧。可以是一幅画,也可以是一封信。
4、母亲是春天的阳光,而我们则是土地上的小草,母亲用她的光和热温暖着我们,让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母亲的给予是无尽的,而我们的报答却是微薄的!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肺腑之言。让我们再一次带着对母亲的无限感恩来读一读这首诗。(全班齐读)在我们学习的三字经里,也有懂得孝敬父母的好孩子。让我们看看他是谁?(出示"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试讲一讲这个故事。
5、作业:不只是母亲,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是爱我们的,他就是你的爸爸,你的爷爷奶奶,你的亲人朋友,回家后,为那些爱你的人做一件事,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回报他们的爱。
《游子吟》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演唱歌曲《游子吟》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游子吟》,开展表演唱活动。
2.掌握2/4拍节奏特点,初步认识二拍子的强弱关系。
3.体会歌曲内涵,感受母子情深,感恩母亲的深情厚意。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体会歌曲内涵,感受母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演唱歌曲中的波音
教学方法:听唱法、谈话法
教学准备:白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生问好。适当的做发声练习
……此处隐藏16626个字……的人感到很温暖。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
2.生活中除了生离死别外,不乏还有很多让我们感动的时刻。你能回忆妈妈关心自己的事情吗?
生:……
是的,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温暖的,细腻的。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用什么方式,都无法报答母亲的恩情。所以,作者不断地问自己:(齐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又大声的问所有的人:(齐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此时,让我们轻声的问问自己:(齐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四、拓展延伸,丰富内涵
1、感受名句的影响:孩子们,在孟郊的诗行里,没有深切的呼唤,没有高声的赞美,然而一分浓浓的真情却从这简单的30个字里自然流露,轻轻触摸着我们的心灵。宋代大文豪苏轼在《读孟郊诗》中这样评价《游子吟》:“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说明孟郊的诗都是肺腑之言,感人肺腑!直到现在,这首诗里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还广为流传。
2、读读相关诗篇,再次感受母爱。(课件出示)
母爱
有一种爱无论你身处何方
都能感受她的温暖
有一种爱无论你身陷何境
都能感受她的心跳
你快乐,她幸福。
你悲哀,她哭泣。
只有她
永远不需要珍藏
却永远不会忘记
五、激活表达,提炼感受(回报母爱)
1.孟郊每每想到一生孤凄的母亲,自己常常又不能服侍床前,便对自己充满深深的自责,他.为此还写了一首《别老母》
《别老母》[唐 孟郊]
Qiānwéi
搴帏拜母河梁去,
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
孩子们,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或许这样的诗句你们还不能理解,但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妈妈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2.. 你知道的关于母亲的节日有哪些?你们都为她们做过什么?
生:…….
三八妇女节母亲节 (母亲节是那一天?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 20xx年5月9日 )
刚才,你们都轻声地问了自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你们能报答自己的母亲吗?此时,你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些什么吗?那就把你最想说的心里话用一两句话写下来。写在明星卡上,邮寄给你的妈妈。
3、在《游子吟》音乐声结束新课:最后,让我们在动人、婉转的音乐声中,把所有的感动融进这首诗里,再次吟诵《游子吟》。
六、课外拓展
1.课外阅读孟郊的另外一首《游子吟》以及《别老母》。
2.学唱《游子吟》
《游子吟》教学设计14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古诗的意思,着重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诗所蕴涵的意思。
3、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母情怀;并能用思想和行动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含义。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吟诵诗句,体会诗的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画导入,引领全文
1、出示《母子图》你从图画中看出了什么?
(预设:1.年迈的母亲在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儿子在床上酣睡;2.夜已深了,母亲不辞辛苦地用自己的一针一线为儿子缝衣服,祝愿孩子远行平安,并希望早日归来。3.这是一个好学上进的孩子……)
师:看到这样一幅动人的“母子图”,你就会想怎样的一首诗?
2、板书课题《游子吟》。
二、解释诗题,了解作者
1、“游子”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人称为游子?“吟”又是什么意思?“游子吟”是什么意思?)
2、课前同学们通过预习和查找资料,有谁能帮助他们?给你的同学以满意的回答。
3、说说对诗人孟郊的了解。出示多媒体介绍孟郊。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看图片,导入本首诗的学习,初步感受母子情。通过解释题目,介绍作者使学生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为理解古诗的意思打下基础)
三、节奏朗读,引入情感
1、出示本诗,指导朗读,初步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1)请学生来朗诵。
(2)让听的学生说出她读出了一种怎样的感情来?
(预案:深情的、语气先缓慢再强烈升高、有一种母爱的伟大与对母亲的关怀的感觉……)
(3)带全体同学朗读,全体学生齐读、朗诵,也同样来读出这样一种感情来。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本首诗的主要内容,在朗读中初步能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自己的理解。)
四、理解诗意,挥发情感
1、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些词应重点理解?理解了这些重点词之后,把诗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2、请大家自学古诗,可以同桌学,也可以小组一起学。
3、小组交流自学。
4、学生汇报。
5、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分析理解诗句的意思,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能与其他同同学进行合作和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五、精读细品,深入悟情
1、请你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表达了她的一种怎样的感情?
2、假如你就是那位孩子的妈妈,儿子明天就要远行,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3、背诵古诗(读出一种深情而感激的语气来)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再读古诗,进一步感受本首诗所要描写的伟大的母爱)
六、尝试实践,延续情感
1、孟郊的这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广为流传。今天人们还常常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哪些情况下也可以用上这句话?
当每天早晨你一觉醒来,妈妈就为你准备好了热腾腾的早餐时,你不禁想到()。
当你摔倒哭的满脸泪花时,面对把你搂在怀里,亲切安慰你不哭的妈妈,你真想大声说()。
3、母爱是伟大的饿,母爱师无私的,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那就用你们的真心把这首古诗送给他吧。
4、全班齐读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伟大的母爱,进而激发学生自己对母亲的真实感情。)
七、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作业:回家后为妈妈做一件事。
2、“珍惜才会拥有,感恩才会天长地久,”老师相信你们会把这首诗放到自己心中,学会感恩,学会回报。母爱就在你在身边,送给同学三个珍:珍惜,珍爱,珍重。(随即播放儿歌“游子吟”)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进一步升华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落实到行动上,真正为妈妈做一件事学会感恩。)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