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分数乘以整数的算式题。
2.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
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问:怎样计算?(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1)5个12是多少?
(2)3个14是多少?
列式:
(1)12+12+12+12或12×5
(2)14+14+14或14×3
题中的两个式子哪个简便?(12×5,14×3)
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呢?(5个12是多少?3个14是多少?)能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乘法算式的意义吗?(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这是整数乘法的意义,它对于分数乘法适用吗?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2.出示自学题纲,让学生自学课本。
(1)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是什么?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
(2)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3)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例1小新和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块,3人一共
吃多少块?
(1)读题,找已知条件和问题。(第人吃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2)分析,问:块是什么意思?(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9分,
取其中2份。)
听回答,老师边重复边电脑演示(三层复式演示)。
把一块蛋糕(出示一个圆)平均分成9份(覆盖平均分的9
份),取其中2份(覆盖2份是红色的)。平均分成9份取其2份。
师:(结合图)说:“那块”是多大?(边说边演示)
师:每人吃一块(出示一块),3人一共吃了多少块?(再翻出两个块的投影。)
问:3个块是多少呢?(边说边翻投影)
平均分9份,取6份
(3)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问:这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三个加数相同。)
问:还可以怎么列式?(×3)
问:为什么?(三个加数相同)
问:这个算式你们学过吗?它是什么数乘以什么数?(分数乘以整数。)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分数乘以整数。(板书课题)师:分数乘以整数表示什么意思呢?观察上面两个算式,并说出
×3的意义。(讨论)
(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3就是求3个是多少。)
3.分数乘以整数的法则。
(1)推导法则。
我们了解了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你想知道怎样计算吗?
a.导出计算方法。
你会计算吗?看哪些同学不用老师讲解就能依据转化思想把分数乘以整数这个新知识转为已经学过的旧知识来进行计算。(可以互相说互相看。)
如果学生写出这个步骤时,老师继续追问。
问:这道只是3个可以这样写,如果是100个或更多个,那该怎么办呢?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
又可以转化成什么式子呢?因为分子2+2+2=2×3,分母9=9,所以,可以转化成。
只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边说边加上虚线框。
b.归纳法则。
通过以上几个式题的计算,想一想分数乘以整数怎样计算呢?师:比一比,看哪个组的同学总结的语言准确又简练。小组讨论,总结出法则。
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板书)
c.应用法则计算。
计算(做本上,投影反馈)
(约分数位对齐)
讨论,这两种方法哪种简单?为什么?
强调:能约分,要先约分;结果是假分数一定要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三)巩固练习
投影出示练习题。
(四)回顾整理: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届所学的内容。
(五)布置作业
自主练习的题目。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5个12是多少?
用加法算:12+12+12+12+12
用乘法算:12×5
问:12×5算式的意义是什么?被乘数和乘数各表示什么?
2.计算:
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计算?
教师总结:整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被乘数表示相同的加数,乘数表示相同的加数的个数。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法则是分子相加作分子,分母不变。通过将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引出课题。
二、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出示例题图示:
例题: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代数跳一下的。人跑三步的距离是代数跳一下的几分之几?
(1)首先让学生分析题意,试着描述场景图。
(2)学生分组讨论:“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相当于”?
师:我们用线段帮助我们理解:画一条线段,表示袋鼠跳一下的距离。“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就要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求“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是多少?(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将线段图逐步表示完整。)
(3)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开展讨论与交流。(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提出加法和乘法两种解决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如何计算。因为分数加法的计算学生已经掌握,重点讨论×3如何计算。
师:我们观察加法算式的特点,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3个加数相同)我们求3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怎样列 ……此处隐藏4881个字……米)212①师:你认为④正确吗?为什么?
16是3,而不是。2121师:你能联系已有知识说明×6的积为什么是3吗?
生1:因为+++++=3,所以×6=3。
生2:是1个,6个是,就是3。
2222生:6个师:在方法③中,为什么分母2不变,单单只把分子1和6相乘呢?(课件演示方法③的计算道理。)
【评析:给学生创设足够的探究时空,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究计算方法,每一点知识都是通过学生的主观努力获得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教师仅在学生的疑惑处或计算的关键处给以提示或强调。这样设计极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中产生了许多富有个性的算法,有效地落实了算法多样化这一理念。】
3.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1)算法的初步优化。(出示:5×12)3(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后全班汇报交流。)①×12=+++++++++++=202/4
②5×12=203师:请同学们评价一下这两种方法。生:用相加的计算方法太麻烦,师:为什么不用转化成小数的方法计算?生:因为5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所以转化成小数的方法不可取。3师:这两种方法在计算中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看来直接相乘的方法简便,易于计算。
(2)升华计算方法。
师:能不能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想办法使计算再变得简单一些?(课件出示简便算法:先约分再计算。)
(3)总结计算方法。
师:观察刚才的计算过程,根据讨论,你认为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在小组里交流。师(小结):分数与整数相乘,要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计算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评析:在计算课中如何让学生既能知算理,又能晓算法,这是计算课教学的关键所在。在学生探究得出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后,让学生亲历5×12的计算过程,这样算法优化便是在学生计算、观察、比较3的基础上自然生成的,从而真正把学生推向主动活泼的探究舞台。】
(4)巩固。独立计算10×,×36,×21。
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1)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
①学生审题,并按要求填空。
②集体订正,并要求学生说出从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的根据。
(2)学生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题意并列算式,说乘法算式的意义并口算出结果。
【评析:通过基本练习,既巩固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学会了运用,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把课堂的知识和生活紧密结合,达到了巩固知识、培养技能、激发兴趣、发展思维的目的。】
5.课堂总结,交流收获。
师:时间过得真快,一节课就要结束了,大家有什么收获?
【评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学习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分数乘整数的乘法。
体验用乘法解决连加问题的价值,激发学习新知识的'愿望。
教学重点: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让我们先来做几道口算题,你能直接口算出结果吗?
出示:
3/8 +1/8= 1/3+1/5= 7+9=
1/4+1/4+1/4= 2/9 +2/9= 3+3+3+3+3+3=
2、学生口答。
3、最后一题你是怎么口算的?还可以怎样口算?——引导学生说出用乘法3×5或5×3来计算。
4、师小结:是啊,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可以用乘法。
质量问题
教师口述问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
2/5+ 2/5+ 2/5 2/5 ×3
=2+2+ 2/5 = 2*3/5
=6/5( 千克 ) = 6/5( 千克 )
3、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
区别:一种方法是加法,另一种方法是乘法。
教师板书: 2/5+ 2/5+ 2/5= 2/5×3
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加法表示3个2/5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
2/5×3表示什么?怎样计算?
表示3个2/5的和是多少?
2/5+2/5 + 2/5=2+2+2/5 =2*3/5 = 6/5 用分子2乘3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6、 提示:为计算方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三、归纳、概括:
分数乘整数,用分子和分母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观察图并列式计算。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列式的,怎样算的。
练一练
教学后记:
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主要有两点,就是掌握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以及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在整数乘法 上,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学生比较易于掌握,我利用它的意义改写成 ,进而从 ,这一环节,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板书,并及时给予提示,所以学生的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得不错。但是不足的是,学生在约分时,有部分学生没有约分完,以后要不断训练学生约分的方法。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8教材分析
《分数乘整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这节的内容是在已学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只是这里变成了分数。对今后求几个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用乘法来解决。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整数乘法的意义,约分和分数加法计算。学生可以利用分数加法来推导出分数乘整数时只需把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学生在刚学习分数乘法时,可能会有时想不到先约分,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加以强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难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1、让学生动手做绸花,加深了学生对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用乘法来算。
2、让学生操作涂彩纸表示绸带,加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推算。
3、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认识分数乘法算式,加深理解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小结。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