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教学计划

时间:2025-09-17 08:46:24
《数学广角》教学计划

《数学广角》教学计划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计划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广角》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广角》教学计划1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117页的例1及做一做  

二、教学目标:

1、是学生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并能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与“植树”有关的问题。

2、掌握“植树问题”的第一种情况是“两端都要种”(即间隔数比株数少1的情况)。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两端都要种的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已知株距和全长求株数的方法,以及已知株数和株距求全长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主题图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春天到了,阳光明媚正是植树好季节。美化环境,造福人类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但你们可知道,在植树活动中还有不少有趣的数学问题呢!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2、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3、我们先画线段图看看。这里把线段平均分成了几段?但要栽几棵树?找一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4、小路边一共有20个间隔,所以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5、小结:看来,有些题目,不仅要运算,还要想想具体情况怎样,找一找规律,得到正确答案。

6、尝试应用。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谁敢接受考查?

同学们在一条100米长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师:如果总长度改为100米,我们又怎样解决呢?

(1)、学生思考半分钟,指名说方法。

(2)、展示结果:

100÷5=20(个)......间隔数

20+1=21(棵)......棵数

(3)、师:如果是一条200米的小路一边栽树,每隔8米栽一棵(两端要栽),需要多少棵树苗呢?

(4)、指名回答,总结评价。

、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118页做一做。

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1)读题,理解题意。

(2)生在小组里交流,然后汇报。

、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广角》教学计划2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以及加、减法估算。共安排了5个例题。

这部分内容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与计算起了铺垫作用。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前几册100以内口算的延续,是在100以内口算和笔算基础上教学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例如,一位数除多位数,试商时从被除数里减去除数和商的积,如果学生对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比较熟悉,就能较快地判断出余数的大小以及商是否合适。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是新增加的内容。是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编排的。学习这些内容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而且还为后面学习多位数的笔算加、减法做准备。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突破方法: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小组合作中活跃思维,掌握不同的计算方法。

2.运用生动、活泼的训练形式,使学生熟练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四)课时安排

本单元可用7课时进行教学。

课题: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

教学内容:

课本96页例3。“做一做“第1、2题中加法,练习二十第1、2题加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2、掌握竖式计算的规范书写。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绿化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

1、掌握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掌握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教学准备:教材第96页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说说图上的内容。

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2、现在搜集矿泉水瓶子的小朋友们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3、出示问题:500个送一次现在够吗?

4、请一个同学板演,其余同学自己在练习上写出算式。

5、订正算式。

6、看看这两个加数都是什么数?

7、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几百几十的加法。(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现在我们再动动脑,想一想应该怎样计算。

2、提出要求:

(1)先独立计算。

(2)计算完成后同桌交流。

3、组织学生汇报。

用口算。因为18+34=52所以180+340=520

用竖式计算。百位、十位和个位分别对齐,然后从个位开始算起。

4、同学们能想到两种那么好的方法来计算,而且还提醒我们竖式应该怎样计算。我们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每个数位上 ……此处隐藏14393个字……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化问题是人们经常要遇到的问题,例如,我们出门旅行就要考虑选择怎样的路线和交通工具,才能使旅行所需费用最少或者所花的时间最短;又如著名的邮递员送信最短路线问题。在经济建设、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军事国防等各行各业都会面临优化的问题,比如企业要考虑怎样安排生产能使利润最大,农民会考虑怎样安排播种能使年产量最多等等。当年华罗庚先生提出的“优选法”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了,现在这些思想已经形成了数学中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分支──运筹学。在这一单元我们主要是通过一些简单的优化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例如,例1讨论烙饼时怎样操作最省时间;例2分析家里来客人需要沏茶时,怎样安排各种事情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在“做一做”中安排了餐厅怎样安排炒菜的顺序能让客人都尽快吃上菜等等;例3安排的是在码头卸货时,按照怎样的顺序卸货能让三艘船总的等候时间最少,接下来的“做一做”是医务室的就诊顺序问题。通过这些生活中常见的这些简单事例,让学生从中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其实我国古人早就有了丰富的运筹思想,比如战国时期“田忌赛马”的故事,就是对策论的应用。对策论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对策论的方法也是运筹思想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在体育比赛中经常会用到。比如在乒乓球团体比赛中就要根据不同的对手来排兵布阵,这里就用到了对策论的方法。例4就呈现了“田忌赛马”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对策论的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最后还安排了一个“数学游戏”,学生可以去思考在这个报数游戏中先报数的人采用怎样的对策就能保证一定获胜。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活掌握制定优化方案的方法。

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有寻找优化方案的意识。

突破重难点的措施:

适当把握教学要求。运筹思想和对策方论的理论都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只要能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出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优化思想的应用就可以了,并不要求学生一看到问题就能从优化的角度给出最优的方案。另外老师在教学中也不要使用运筹、优化和对策等数学化的语言进行描述。

课时安排:

数学广角3课时

第一课时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2页和113页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教材的情景图中展示出的信息和需解决的问题,来尝试自己安排时间。

2、通过对比,能选择出最合理的方案。

教学重点:

尝试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2、增强合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师:早晨,欢欢和笑笑起床后,要同时做洗脸、刷牙、热奶、整理书包、这些事情,她们每做一件事情的时间完全相同,可是,欢欢却总是先做完这些事情,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生:不知道。

师: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就会明白了。请同学们看书第113页的主题图。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2、(1)预设情景

师: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的门铃响了,原来是李阿姨来到小明家做客。(多媒体出示)

师:从图上你了解到了什么?谁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师: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多媒体出示各项工序图)

(2)、学生自主设计方案(小组合作学习)

师:小明需要做这么多的事,请你帮小明想一想,他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的喝上茶呢?同桌的同学可以互相说一说并算一算你们安排的方法需要多长时间?

(3)、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案,学生比较选择最合理的安排方法

师: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是怎样安排的?先做什么?这样安排用了多长时间?

生1:先洗水壶—接水—烧水—找茶叶—沏茶所用时间12分钟

洗茶杯

师:还有更快的方法吗?

生2:先洗水壶—接水—烧水—沏茶所用时间11分钟

洗茶杯

找茶叶

师:那我们来看这两种方法,你们认为哪一种能尽快的让客人喝上茶呢?快在什么地方?

生:我认为第二种方法能让客人尽快的喝上茶,快在第二种方法在烧水的同时比第一种方法多做了一件事。

师:对,刚才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同时做几件事才节省时间,第一种方法同时做了两件事,而第二种方法是同时做了三件事,所以最节约时间,我们在做一些事时,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时间也就越短,以后我们在生活、学习中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板书课题)

三、巩固应用

1、把李阿姨送走之后,妈妈觉得自己有些感冒,想吃完药后赶快休息。有这些事情要做(出示课件)小明怎样安排这些事情才能让妈妈在最短的时间内吃上药呢(?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给学生温馨提示:天气凉了,请大家注意保暖,以防感冒!

2、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像安排沏茶这样的例子,聪明的人们总把事情进行最优的安排来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师: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合理安排时间的做法吗?

生1:我早晨利用泡方便面的时间扒鸡蛋。

生2:我有时候帮妈妈焖饭,在焖饭的同时我还可以扫地擦地。

生3:早晨爸爸开车送我上学,我在车里跟妈妈利用路上的时间背英语。

师:是啊,合理的安排时间既能节省时间,又能提高效率。

四、总结收获

学习了这节课之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可以是过程,也可以是方法。)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合理安排事情可以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媒10)伟大的文学家鲁迅说过这样一句话: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把这句话送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地安排自己今后每天的学习和生活,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数学广角》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