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5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制定一个计划。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1、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牢固确立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围绕校长室、教导处提出的教学工作意见,立足课堂,成长师生。以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核心,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落脚点,“以学论教”,探索科学的教学模式,以“快乐学,幸福教”为追求,求真务实,不断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
2、工作思路。
(1)教学工作。
①备课。组长要做好各个单元的备课安排,组织全组教师钻研教材,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做到个性备课和集体备课结合,参与研究教学策略,在集体研究的成果基础上形成有个性特色的能切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
②优化课堂数学。课堂教学要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四基,要深入研究课堂教学艺术,把新课程理念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用评价的语言贯穿于课堂,努力创设学生动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中领会知识,感悟知识,经历过程,并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探索意识与创新意识。同时要善于抓住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生成,从而形成知识在课堂上碰撞,使课堂教学充满人文性和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喜欢上数学,确保每节课的教学质量。全组每位教师都要立足课堂,用新课标的理念改进教法,树立只有统一的教学理念,没有统一的教法模式,要主动构建具有自我特色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③课后反思:倡导进行“二次”备课,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写好教后反思,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用挑剔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以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④认真做好辅优补差工作。
(1)要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补缺补差重在平时的点点滴滴,有针对性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抓好课堂拓展,对优生应引导他们进行课外学习探索,使他们不断拓展知识面,带动学生学习成绩的整体提高。
(3)加强每个班数学质量监控, 监控后及时进行质量分析,并在教学中及时改进。
⑤以班级为单位,有计划地开展经常性的数学活动(如课前口算、计算题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2)教研工作。
①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我们年级组依据实际教学做具体安排,充分发挥组员的.作用,组织好每月一次的专题学习,做到定时、定点、定人、定内容,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力争形成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新体系,及时更新我们的教学观念,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②组织老师上好示范课。年级组每月组织一次示范课,教研活动以“上课——说课(含课后反思)——评课——互动”等形式进行,总结完善一些好的教法以便大家借鉴。
③进行经常性的教学经验交流活动,以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共同探讨为主要活动形式。
3、教研组月工作安排。
三月份
(1) 制定学科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研组工作计划。
(2) 第一次教学研讨:二年级新教材的编排特点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
(3) 赵婷老师执教校数学教研课《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4) 第二次教学研讨:认识万以内数。
(5) 完成三月份教学反思。
四月份
(1)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进行心得交流,并观看教育新时空,加强理论学习。
(2)第三次教学研讨: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3)完成四月份教学反思。
五月份
(1)第四次教学研讨:角的初步认识。
(2)杨晓燕 老师执教《解决问题》。
(2)组织开展期中数学质量研讨会。
(3)进行理论学习,完成五月份反思。
六、七月份
(1)准备校数学口算比赛。
(2)第五次教学研讨:统计。
(3)撰写数学论文或案例。
(4)完成六月份反思。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2本学期我教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在经过了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同学,我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让同学在思维中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本册教学内容有: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三单元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第四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第六单元图形与拼组;第七单元混合运算;第八单元时、分、秒的认识;第九单元统计;第十单元总复习。
(一)数与代数
1、有余数的除法:
⑴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⑵有余数除法的笔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
⑴千以内数的认识。
⑵万以内数的认识。
⑶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近似数。
⑷估算。
⑸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几千几百加减几百。
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⑴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
⑵简单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估算。
⑶稍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
⑷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验算。
4、万以内加减法(二):
⑴较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
⑵估算。
⑶应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⑷回顾整理。
5、混合运算:
⑴两步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⑵带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⑶应用加减运算解决问题。
6、时、分、秒的认识:认识时、分、秒。
(二)、空间与图形
1、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⑴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
⑵长度单位的进率和简单的换算。
2、对称:认识对称现象。
……此处隐藏24161个字……考方法迁移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七) 、统计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习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八) 、数学广角
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
1、教学内容: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2、教学重点:
100以内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
3、教学难点:
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三、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材编写特点:
1、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表内乘法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5、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6、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五、教学措施:
1、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3、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4、多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教学进度
课时安排:
(一)、长度单位4课时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4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3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
我长高了……………………………………………………………1课时
(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
1、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2、直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四)、表内乘法(一)(10课时)
1、乘法的初步认识…………………………………………………2课时左右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3、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五)、观察物体(4课时)
1、观察物体…………………………………………………………1课时
2、对称图形…………………………………………………………1课时
3、镜面对称…………………………………………………………1课时
4、练习课……………………………………………………………1课时
(六)、表内乘法(二)(14课时)
1、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2、2、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3、3、9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4、乘法口诀表………………………………………………………1课时
5、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6、看一看 摆一摆…………………………………………………1课时
(七)、统计…………………………………………………………2课时
(八)、数学广角……………………………………………………2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1、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1课时
2、表内乘法…………………………………………………………2课时
3、米和厘米 角和直角………………………………………… …1课时
4、观察物体…………………………………………………………1课时
5、统计………………………………………………………………1课时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