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教学计划

时间:2025-09-16 06:54:21
学前教育教学计划14篇

学前教育教学计划14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计划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前教育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前教育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为适应面向自查报告网改革发展的需要,紧紧围绕培养21世纪合格幼师人才的目标,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德育为先,在做中教,做中学,大力推进行动导向任务引领的教学模式改革,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钢琴配弹”的专业技能,提升专业素养,造就合格的幼儿教师。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键盘和声与即兴伴奏》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发展趋势的有关精神,体现了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大胆渗透新方法,采用集体课及分级管理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推动教学改革。全书共分六个项目。结合《幼儿歌曲弹唱教程》教材,选用当今幼儿园流行的幼儿歌曲为配弹练习曲目,大力提高学生边弹边唱的职业能力。

三、学情分析

c278279280的学生来自各个的地方,基本上都是零基础,通过一年半的琴法学习,掌握了一些钢琴、电子琴的演奏技巧,接触了不同风格的钢琴作品、不足之处是:演奏水平有差距,少数同学的手指基本功比较差,需要不断地加强基本功练习,还有识琴谱能力较弱,都要长期进行练习,才会得到全面提高、乐理和声知识欠缺,需要从零开始学习歌曲配弹知识,边弹边唱的能力非常欠缺。

四、教学目标

1、充分发挥音乐的美育作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2、培养学生热爱音乐、享受音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

3、教育学生爱惜钢琴等设施设备,培养学生安全卫生意识。

4、提高学生钢琴演奏水平,能运用钢琴、电子琴等键盘为儿童歌曲配弹,大力提高边弹边唱的能力,提高儿童歌曲即兴伴奏的水平,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

5、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良好品质。

6、培养学生善于沟通、与人协作的专业素养。

7、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热爱并献身幼教事业。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和弦基础与初步伴奏的知识及应用

2、常见歌曲伴奏音型的处理与弹奏

3、钢琴、电子琴的演奏技巧

4、幼儿歌曲的即兴弹唱

教学难点:

1、歌曲配弹的和声知识掌握

2、各种不同伴奏音型的双手配合

3、幼儿歌曲的边弹边唱

六、具体措施及教学方法

具体措施:

1、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丰富课堂形式,运用实训教室和多媒体教学

4、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

5、分层教学,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6、用归纳比较法,帮助学生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掌握科学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

1、运用任务驱动法、演示法、归纳比较法、讲解法、分析法等教学方法。

2、运用现代化设备,打击乐器为课堂增添色彩。

3、面向全体学生,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多培养学生的听力,演奏能力。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弹、唱、演的能力,提高职业能力。

七、考核方式 考核方法:理论+实操

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考核成绩

改进回课检测交作业的方式,探寻多种形式的综合运用,如:个人展现,小组展现,开演奏会等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

本学期总课时、周课时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周 大调中正三和弦的连接与应用(一)

第二周 大调中正三和弦的连接与应用(二)

第三周 和弦外音

第四周 大调中二级和弦的连接与应用

第五周 大调中六级和弦的连接与应用

第六周 小调和弦的连接与应用

第七周 乐段、乐句、终止式

第八周 幼儿园歌曲伴奏常用和弦与音型

第九周 属七和弦及终止四六和弦的应用

第十周 进行曲风格歌曲伴奏

第十一周 抒情性歌曲伴奏

第十二周 舞蹈性歌曲伴奏

第十三周 歌曲分析及民族调式和声应用

第十四周 弹、唱、演实训

第十五周 弹、唱、演实训

第十六周 弹、唱、演实训

第十七周 弹、唱、演实训

第十八周 期末检测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

合计 54

学前教育教学计划2

一、学前教育专业概况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幼儿教师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好且就业质量高。我院学前教育专业20xx年开始招生,在校生规模已达1280人,是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

二、主要培养对象和学制

1、五年制大专。:初中毕业生

2、三年制大专。:高中毕业生、对口中职生

三、人才培养目标

学前教育专业围绕 培养“合格+特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培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德,系统掌握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拥有幼儿教师资格,能在幼儿园从事保教和教学研究工作的'“合格”幼师。同时加强“文艺”、“双语”和“管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培养拥有文艺创编、双语教学和行政管理“特长”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四、主要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

1、五年制大专

(1)中专阶段:声乐、琴法、舞蹈、形体、美术、手工、学前卫生与保育、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五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游戏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

(2)大专阶段:儿童文学、儿童动漫影视欣赏、幼儿歌曲演唱与表演、儿童舞蹈创编、儿童歌曲创编、键盘即兴伴奏、环境创设与教玩具制作、英语口语、幼儿英语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管理、会务管理、考证培训。

2、三年制大专:声乐、琴法、舞蹈、形体、美术、手工、学前卫生与保育、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五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幼儿园班级管理、环境创设与教玩具制作、儿童歌曲创编、考证培训。

3、实践教学环节:保育见实习、教育见习、试教、保教综合实习、顶岗实习和论 ……此处隐藏18588个字……初步伴奏的知识及应用

2.常见歌曲伴奏音型的处理与弹奏

3.钢琴、电子琴的演奏技巧

4.幼儿歌曲的即兴弹唱

教学难点:

1.歌曲配弹的和声知识掌握

2.各种不同伴奏音型的双手配合

3.幼儿歌曲的边弹边唱

六、具体措施及教学方法

具体措施:

1.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丰富课堂形式,运用实训教室和多媒体教学

4.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

5.分层教学,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6.用归纳比较法,帮助学生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掌握科学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

1.运用任务驱动法、演示法、归纳比较法、讲解法、分析法等教学方法。

2.运用现代化设备,打击乐器为课堂增添色彩。

3.面向全体学生,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多培养学生的听力,演奏能力。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弹、唱、演的能力,提高职业能力。

七、考核方式

考核方法:理论 实操

平时成绩30 期末成绩70=考核成绩

改进回课检测交作业的方式,探寻多种形式的综合运用,如:个人展现,小组展现,开演奏会等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

本学期总课时 、周课时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周 大调中正三和弦的连接与应用(一) 3

第二周 大调中正三和弦的连接与应用(二) 3

第三周 和弦外音 3

第四周 大调中二级和弦的连接与应用 3

第五周 大调中六级和弦的连接与应用 3

第六周 小调和弦的连接与应用 3

第七周 乐段、乐句、终止式 3

第八周 幼儿

园歌曲伴奏常用和弦与音型 3

第九周 属七和弦及终止四六和弦的应用 3

第十周 进行曲风格歌曲伴奏 3

第十一周 抒情性歌曲伴奏 3

第十二周 舞蹈性歌曲伴奏 3

第十三周 歌曲分析及民族调式和声应用 3

第十四周 弹、唱、演实训 3

第十五周 弹、唱、演实训 3

第十六周 弹、唱、演实训 3

第十七周 弹、唱、演实训 3

第十八周 期末检测 3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

合计 54

学前教育教学计划14

一、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基本信息表

大纲说明

二、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美术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美术鉴赏、c担任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工作,完成组织幼儿美术活动的任务;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行业发展需要,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较为扎实的美术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一专多能的人才。

2.教学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的优秀美术作品,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并掌握比较系统的美术基础知识的和基本技能技巧,掌握幼儿园的美术教材和教学方法。能胜任幼儿园美术教学工作。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层次

美术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应按照幼师专业培养目标 要求,突出“三基”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全面掌握、融会贯通,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要求。

教学要求中,基本概念和内容按“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要求,有关具体的美术技能技巧,按“掌握、会、了解”三个层次要求。 四、课程内容说明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本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规范性和实践性较强,为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教学中应注意启发式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多举实例,善于借助录像课,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2.美术鉴赏要注意安排儿童美术作品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幼儿园工作的适应能力。

3.绘画教学中,应根据幼儿园教学工作特点,以绘画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作为重点,通过临摹、写生、速写、默写、创编等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具有兼备写实与装饰的造型能力。同时,应使学生将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教学实践及进行故事画、创编作品的绘制。

4.图案教学中,除了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一定的'图案基础知识和技能外,还要联系学校

和幼儿园节日装饰和日常的环境布置的实际进行教学。

5.手工教学应以纸工、废旧品工、泥工为主。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取手工材料,突出民族性和和地域特点,同时,结合教学时行教具、玩具制作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及建议

1.教学方法:

本课程不是纯理论性课程,其核心是解决实践的问题。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幼儿园工作的要求,注意安排案例教学和实践操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绘画、图案、手工等多种操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教学形式:

为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幼儿园的美术教学、环境布置等实际工作。教学形式应以教师讲授为基础,同时组织小组活动和个别指导与之相配合。

3.实践性环节教学要求:

本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安排多种多样的操作实践。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参观,了解幼儿园的节日装饰和日常环境布置,熟悉幼儿团美术教学过程,增加学生对美术运用的感性认识。 六、本课程与相关课程 衔接、配合关系

本课程应以美术课为基础,与幼儿园美术教学法等课程相配合。 七、考试与评定办法

美术作业评比

1.评比项目:每一门课程内容结课作业

2.评比分值比例:平时成绩占70%,期末成绩30% 美术作品比赛

1.举办方式:幼教专业同年级的美术作品比赛 2.举办时间:每学期末进行。

3.考核方式:聘请各专业老师进行评审。 美术科考核

1.考核项目:简笔画

2.考核目的: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绘画技能和有效提高教学示范的基本功。 3.考核要求:

(1)能在黑板上较熟练地画出具有儿童特点形象逼真的简笔画。

(2)能用硬笔在八开或四开图画纸上画出具有儿童特点的有故事情节的形象逼真的简笔画。

4.考核时间: (1)第一学期末。

(2)第四学期毕业前期。 八、学时分配

《美术》共分上下两册,上册共四个单元、下册(手工部分)共六个单元。两学年分四学期完成教学目标,每周4课时,平时课程约占224课时,补课约占54课时,晚自习约占62课时,幼儿园实践约占20课时,共约360课时。 九、教材和主要参考用书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等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教学用书 《美术》第二版

《学前教育教学计划1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