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飞渡教学反思

时间:2025-07-26 06:54:22
斑羚飞渡教学反思

斑羚飞渡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斑羚飞渡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斑羚飞渡教学反思1

首先谈谈我我在《斑羚飞渡》的教学过程中的设计思路:以感人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情感,锻炼学生口头说话能力。在简介斑羚之后,学生自由浏览课文,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出自己认为最精彩最感人的高潮段落。在初步交流后,学生即能得出“第一对斑羚成功试跳”是最精彩的段落,然后对此段进行精彩研读。在研读过程中,采取朗读,小组合作,师生共同探究的形式,交流品评课文的基本思路。然后,以点带面,对全文感情较深的语句进行深情朗读,有效点评,交流合作,充分感受课文语言的精彩,场面的悲壮,最终归纳出斑羚的精神。即“斑羚群体的自我牺牲精神、团队精神等”。并由此揭示本文的主旨。拓展延伸阶段,设计了两个说话练习,“猎人我想对你说——”“小斑羚我想对你说——”学生围绕此问题展开发挥,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斑羚精神”、“珍爱生命”、“关爱动物”方面的德育教育。最后,布置课外作业。--蚁国的故事-->

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不如意。教学是遗憾的艺术,遗憾之外,更需反思。

反思一:要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

对于上语文课,营造轻松、愉悦、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尤为重要。在这节课中,我总觉得课堂气氛不活跃、缺乏活力。怎样才能让课堂充满活力、情趣和智慧呢?我课下反思,觉得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老师教态及说话要自然。优质课展评,教师往往太过重视,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及课堂语言。一旦使用不灵活,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便达不成共鸣。我上课开始时,便出现了这种情况。幸好及时的进行了调整。因而,教师要面带微笑进课堂,给学生亲善、和蔼之感。且莫紧张、严肃,让学生觉得教师严厉,不好接近。借班上课还要注意课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交流中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表扬和赞赏学生,以便增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自信力。另外,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要有鼓励性的.评价。

2、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

这节课试讲时,我没有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朗读方式单调,课堂死气沉沉的。正式讲课时,我设计了四个环节的小组交流活动,及时总结交流收获,并且安排了齐读,单人读,口头语言表达训练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让学生动脑、动手、动耳、动口,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

反思二:教师如何在贯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同时收放自如,如何在交流时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适当调控。

这是一个重要问题。《斑羚飞渡》这篇文章中,我在“研讨赏析”这一环节中设计了一个大问题,即“文中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为什么?结合语言赏评,期待着在学生自由交流的同时能引出一系列有关问题,但有时学生先说出的不一定是教师所期待的,或先谈出了适合总结性归纳的部分,这时该怎么办?课后我想,若在交流之前适当地限定范围,比如说可以问学生:“文中哪些艺术形象和情节是最重要的?”学生说出后再说:“谁找出的是有关镰刀头羊的句子?”教师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提示和追问。这样就会大大降低教师调控的难度。

反思三:课件的使用要以实用为主。我设计的课件由开始的21张,减到后来的14张,反复备课过程中,仔细斟酌,又减到了现在的8张。连我起初最喜爱的flsh动画都毫不留情的删减掉了。由此,我总结出一堂好课,关键是教给了学生什么,并不是课件设计的多么精美,一个原则,实用就是好的。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生命与灵魂的一面镜子,也是教师和学生的一段生命历程。同时,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人生中美好的记忆,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因为锻炼是财富,成功是经验,遗憾是艺术,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反思,改进,提高,努力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

斑羚飞渡教学反思2

〖教学设计

这篇课文描写了动物世界极其悲壮的一幕,故事惊险,扣人心弦。文章通过描绘一群斑羚飞渡悬崖的场面,热情赞扬了它们可贵的种族精神和整体精神。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学时不必深敲细推,逐句讲解。宜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如何把一个故事讲清楚,如何细致描绘飞渡场面。可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不必拘泥于某一种观点,并注意指导学生积累字词知识。

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本文故事性强,扣人心弦,学生自然会有浓厚兴趣,可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二、学生齐读“自读提示”,整体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三、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1、集中注意力默读课文,并勾画出生字新词,查工具书加以掌握,同时结合具体语境确定词语的含义。

注意以下重点字词:

对峙:山7才7相对而立。

进退维谷:维,文言虚词;谷,比喻困难的境地。进退都陷于困难的境地。

一尘不染:形容非常清净、纯洁。有时比喻人的思想没有沾上一点坏影响。

通然不同:迎然,距离很远的样子。形容差别很大。

娴熟: 熟练。

眼花缭乱:眼睛看复杂的.色彩而感到迷乱。

2、细读全文,生动地复述这个故事。

复述指导:复述是口头表达的基本功,进行此类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阅读课文时,把难记的内容和其他一些难记的词语画出来,强化记忆,就可以少花时间,又能复述清楚。复述时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之处。教师注意引导。

3、熟读全文,结合复述的内容划分课文结构层次。

明确:根据故事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门一页段):写班羚身陷进退两难的绝境。

第二部分(5--9段):彩虹出现,斑羚准备飞渡。

第三部分(10一16段):写斑羚飞渡,重点写试跳成功。

第四部分(17-18段):写头羊从容走向深渊。

四、品读全文,思考以下问题。

1、斑羚没有姓名,这只斑羚,那只斑羚,是怎样说清楚的?

明确:作者注意分类起了名目,又给个体起了名目,有了这些名目,就便于叙述了。分类的名目有“老年斑羚”“公斑羚”“母斑羚”“年轻斑羚”“小斑羚”等,个体的名目有“镰刀头羊”“一只半大的斑羚”“灰黑色母斑羚”等,有了这些名目,故事才叙述得清清楚楚。这一点看似小事,其实在写作上很重要。

2、七八十只斑羚,有三四对,作者怎样描写这次飞渡的?

学生阅读回答后明确:作者采用详写一对,略写其他的方法,清楚而重点突出地写出这群斑羚飞渡的情景。 “老斑羚”和“半大斑势”的试跳情景写 ……此处隐藏9465个字……关资料和自然界中有关的感人事迹。

课堂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听音乐《一个真实的故事》。学生谈感受。

(感受人与自然温情的一面,与文中的惨烈形成对比,渲染气氛。)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说说我所知道的斑羚。

2、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3、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4、看动画,提问:斑羚遇到了怎样的境况?试用一个词归纳。(如进退维谷、进退两难等)

5、看动画,结合课文重点段落,说说斑羚在陷入困境后是怎么做的?要求学生能复述斑羚飞渡的过程并请学生上台画出飞渡的简单示意图。

三、研讨赏析

1、教师说明:下面让我们细细来研讨课文。问:在整个故事中,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为什么感动?(1)要求学生先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段,在书上作记号,自由朗读揣摩,然后再班级交流。(2)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2、深入探究:A、从老斑羚的身上,你看到了哪些优秀品质?B、你能否再找出一些有关自然界的类似的感人的.事迹讲给大家听?C、动物身上所表现出的优秀品质在我们人类身上是否也有所体现?D、人类和动物共同拥有许多可贵的精神和品质,为什么还会发生斑羚飞渡的悲剧?你觉得人和动物该怎样共处?

教学反思

《斑羚飞渡》一文描写的是一群被逼到绝境的斑羚,为了整个种族的生存,不得不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来摆脱困境。它们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尊严,让每一个读者都受到了灵魂的洗礼。在整个事件中,人类扮演的是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件每天都在上演。无法想象,当灾难降临时,自诩为大自然主宰的人会有怎样的举动?

在教学过程中,处处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悟,从而感受到斑羚身上所折射出来的高贵品质。从知道课文在讲什么,到复述飞渡的过程,再到品读最让“我”感动的语段。从整体到局部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在“复述飞渡过程”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抓住主要动词口头复述,再让他们用笔画出来飞渡示意图,最后让他们看动画,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课文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感受能力。从朦胧到清晰,一步一步加深,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若是先放动画,势必会替代了很多学生思考感受的过程,这是不可取的。

在“研讨赏析”环节中,最让学生感动的片段有很多,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声请并茂地朗读。反复出现的彩虹、斑羚三次叫声等等都成为了学生讨论的焦点。就是在这样的读与议中、合作与探究中学生们不仅读懂了课文,更受到了情感的教育。

在“深入探究”四个话题的发言过程中,学生们都非常积极,有的讲自己搜集到的故事,有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此时显现出来的热情和开阔的思维,是在封闭的教学过程中看不到的孩子们呼唤着更开放、人文的课堂。

斑羚飞渡教学反思13

这节课究竟想让学生收获些什么?在反复阅读课文之后我觉得十分迷茫,竟不知从何下手。特别让我痛苦的是:我越是阅读课文就越觉得这个故事是那么不真实!至少它不符合艺术的真实。一个连自己都怀疑的东西,怎么拿来交给学生,又教给学生些什么呢?

再次翻开课本,我又仔细阅读了本单元的提示后,觉得让学生去探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似乎离本单元主题太远了。所以最终还是决定用本课继续培养学生的概括故事的能力;通过细节描写分析形象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关注及关怀情感,从从而认识生命的价值。

在第一个环节,学生通过自读课文之后用两三句话概述故事内容,我认为完成的不错。学生能根据我的三个提示:斑羚为什么飞渡?斑羚怎样飞渡?斑羚飞渡的结果怎样?学生大约用7——8分钟能完成课文分钟能完成课文阅读并完成课文的概述。

第二个环节,在感知老斑羚的形象时,学生能说出用了哪些细节描写,并且能用准确的.词语来完成这个句子:我认为这是一只的头羊。只是当有一位同学回答“这是一只有领导才能的头羊时,我没有继续加以引导到位。我当时问了从哪个地方可以看出?他的回答不准确,而我也没有引导到位,很遗憾。

在完成第三个目标:如何与动物相处及怎样给动物人性的关怀时,我比较满意自己设置的这个问题:假如你是文中的作者,看到狩猎员的追捕,你会怎么办?在课堂上我又让几位同学扮演成了狩猎员,让回答这一题的同学面对面对他们说。当两位同学进行劝说之后,我又说,我能感受到同学们的爱心,相信大家都不去做狩猎员。但是我们不做,这用猎杀行为却可能还会从其他人身上发生,当我们劝说不成怎么办?学生回答用法律的手段。我又问了一句:为什么呢?我的本意是法律法律能制裁他吗?想让学生明确斑羚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是现在看来这一问题容易发生歧义,是我问的不够明确。

关于最后应怎样对待地球上的生命这一问题,我想学生都能说出珍爱、与其和谐相处等。所以我想用这一问题训练一下学生的写作能力,觉得还是写一则公益广告较好。本打算让学生写完之后在小组内评比,最后选出几则较好的,但由于时间的关系只能留作作业。

最后一位学生举手补充说:“我们都不去买狩猎员杀来的动物,也能避免猎杀行为。”我想他也许是看了姚明的那则公益广告: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我也及时说出了这句话,认为处理比较到位。

总之,通过这节课,我也收获不少,也遇到了一些无法回答到位的新问题。比如一位同学在下课之后问我:“老师,我们都去爱护动物了,那地球上的动物不就成灾了吗?”我只是从生物链这一角度对这一问题加以回答,但自己感觉不是很满意,不过也可以看出学生通过这一节课真正去思考问题了,或许这也是一种收获吧。

斑羚飞渡教学反思14

由温中教育集团组织的这次教学研讨课的机会对每一个集团内的教师来说都显得弥足珍贵,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拿出一堂好课来,每个参赛教师都面临着极大压力,但俗话说得好:有了压力,人才能进步。我坚信这一点。

课前我们语文组一同设计教案,希望在教学时完成三个教学目标,即

1、训练整体把握课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体会本文详略得当的叙述与具体生动的描写。

3、理解斑羚在生死关头所表现出来的美德,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为了很好的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对应设计了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整体感知,理解大意;

3、合作探究,研读赏析;

拓展延伸,感悟情感四个主要的教学环节。虽然经过了精心准备,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是有一点遗憾。

1、语文课的趣味性稍差一点;

2、学生的朗读稍显不足;

3、教师如何在贯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同时收放自如,如何在交流时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适当调控。这是一个重要问题。这堂课由于对学生的'活动时间没有调控好,导致后面的一个教学环节没有完成。

总之,不仅仅是这节课,在我的以后的整个教学生涯中,都要不断的向优秀老师学习,反思自己的教学,让自己能够不断的进步!

《斑羚飞渡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