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间:2025-09-20 06:54:19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

曾经听过一节吴正宪老师的讲座,名称是“让孩子们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在里面谈到:为什么那么多有“有营养”的数学,学生却不喜欢,不爱学,我们能否让“好吃的数学”与“有营养的数学”在课堂中得到和谐统一,让孩子们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所以本节课我力求突破传统复习课的教学模式,将“有营养”的复习课变成”好吃的”,孩子能接受的课堂,引导学生主动而又全面地梳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有关知识,沟通各部分内容的联系,深入理解,发展数感,培养学生初步的整理归纳能力。

首先选取生活中常见物体作为数学学习材料,开展了“估一估”的游戏。简单的材料让学生感到了数学的亲切,简单的游戏让课堂变得其乐融融,让学生增强了数感、提高了估计意识、复习了数数的方法,从而获得了丰富的数学“营养”。

其次选择计数器这一学具开展一系列“数字娃娃”的游戏,又让课堂成了孩子们乐于参与、敢于创造的`舞台;也在其中复习了数的读写,数的组成,数的顺序与大小,数位等知识;并使学生在关注问题的同时,增强思考的目的性,提高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最后通过帮数字娃娃“50”找朋友,让学生发现数字中存在的规律,这是一道发散性练习,不仅起到综合应用知识的作用,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求异性。并通过“50”这一个数延伸到生活中,让孩子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让课堂学习成为课外学习的起点,让他们在教室外去寻找一片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让他们的数学思想得到了尽可能大的提升,延伸了数学课堂学习的生命意义。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2

本节课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我在设计这节数学课时,着力体现以下一些新课标理念:

一.注重情境导入,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我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生活化素材,为儿童提供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如数智慧星、为农民伯伯数花生种子、例举生活中100以内数的应用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产生亲近感。

二.师生角色转变,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成了学生研究成果发布会。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说:“儿童有着强大的驱动力和创造力,教师的任务就是管理和引导他们。把他们的驱动力和创造力用于值得从事的活动中。”本课通过争夺智慧星、估测羊群数量、小组合作数种子、挑自己喜爱的学具数数、小组内自由地接力数数、互相之间的猜数游戏、找生活中100以内的`数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研究的精神。尤其在汇报小组合作数百以内数的方法时,就是一个小型的学生研究成果发布会。

三.及时给予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在本课学习的各环节中,当学生完成某种探索知识的任务(数的方法),或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某一问题(小组合作数种子、举生活实例)后,教师满腔热情地给予肯定、鼓励,并奖给智慧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3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比较重要的位置。是对“2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伸,同时也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学习打下算理基础。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动手操作和练习的活动。让学生既在“玩中学”,又在“学中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摆小棒,在摆的过程中观察,掌握数的'组成。这样的操作情景,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且能帮助孩子们在操作中体验,在体验中感知。数学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一个过程。

总之,整节课中,我倡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在关注学习古城的同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增强上进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享受学习的乐趣,并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4

本部分设计初衷:一年级学生在入学前就能空口数到100甚至100以上,但在实际数实物时却很容易发生错误,因为在实际数实物时涉及到他们在具体数物品时能力的高低以及有无好的数数品质。为了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100的物品,并培养好的数数品质,我为每位学生准备了数量在100以上的各种物品(有花生、蚕豆、本子、瓜子、糖、正方形学具、三角形学具、扑克牌,识字卡片、小棒、圆片等多种物品)。选取这么多丰富的材料一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很贴近生活的,二是让学生在数完不同的物品后可以交换不同的数数策略,使数数能力得到提升。

片断一:

师:刚才同学们数数已经数到了100多,可真有本事!现在你们的桌上都有一些物品,请每个小组的同学互相商量,每人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物品。

学生们经过一番商量,各自选择了一种学具。

师:请你仔细地数出10个来,看看是多大一堆?

师:再接着数出10个来,合在一起看一看20个是多大一堆?

(学生们的感受各不相同,数瓜子的学生觉得20个只有很小一堆,数本子的学生觉得20本有很厚一摞)。

师:请你轻轻地把学具都倒在桌上,先估计一下有多少个,再仔细地数出100个来,注意:数之前,想一想你准备怎样数?数完后,把你数的方法告诉大家。开始!

学生们兴致很高,纷纷开始数数。

师:数完的同学请举起手,告诉大家你数的是什么?是怎样数的?

生:我数的是五角星,我是一颗一颗的数的,每数5颗就摆成一排,一排一排对齐。

生:我数的是三角形,我是两个两个的数的,每数完10个就把它们合成一堆,数完10堆我就知道有100个了。

生:我数的是本子,我是5本5本的数的,我当过学习委员,平时收本子我都是这样看每组是不是收齐了5本作业的,两个5本我是交*放的,这是老师教我的,这样容易数出是几个5本,我数了20个5本就是100本。

生:我数的是扑克牌,我桌上一共有2副扑克牌。我知道1副扑克牌是54张,我是从55开始数的,数到60就把它们捆在一起,然后每数到10张就用1根橡皮筋捆起来,很快就数完了100张 ……此处隐藏7629个字……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我在设计这节数学课时,着力体现以下一些新课标理念:

一、注重情境导入

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我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生活化素材,为儿童提供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如数智慧星、为农民伯伯数花生种子、例举生活中100以内数的应用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产生亲近感。

二、师生角色转变

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成了学生研究成果发布会。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说:“儿童有着强大的驱动力和创造力,教师的`任务就是管理和引导他们。把他们的驱动力和创造力用于值得从事的活动中。”本课通过争夺智慧星、估测羊群数量、小组合作数种子、挑自己喜爱的学具数数、小组内自由地接力数数、互相之间的猜数游戏、找生活中100以内的数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研究的精神。尤其在汇报小组合作数百以内数的方法时,就是一个小型的学生研究成果发布会。

三、及时给予评价

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在本课学习的各环节中,当学生完成某种探索知识的任务(数的方法),或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某一问题(小组合作数种子、举生活实例)后,教师满腔热情地给予肯定、鼓励,并奖给智慧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2

在教学设计时,我先复习20以内数的读数和写数,即:先摆出11根小棒数,然后在计数器上表示11。再说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摆出20根小棒,应摆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边拨珠边叙述:2在学习新课是,我让学生通过感受具体的事物(小棒)到半具体半抽象的事物(计数器)到抽象的数这个过程,来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写。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加深了他们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教学读法和写法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在体验中学习,在操作中学习,逐步学会自己掌握学习规律,并从中归纳知识。没有了死记硬背,而且学生的'学习会更有兴趣.教学时我注意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摆小棒、拨珠、读数,由直观到抽象,增强学生数感。在例3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已先拨珠再写数,或直接看图写数。体会当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时,应用“0”占位。加深了对数位意义的理解。

在教学中,通过摆小棒边摆边数,1个十,2个十,3个十??10个十,“10个十是100,在计数器上还可以怎样表示?”请他们表示100,他们想出一个新的数位——百位。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虽尽量给学生“动”起来的机会,通过以“动”促思,以“说”促思,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在这里需要进一步的让学生去说,拨出数并说一说它的组成。但是这一点我做得还不到位。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方法,动手、动脑去读数,写数,从直观到抽象,逐步感知十进制记数方法,加强对计数单位“个、十、百”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展,自主构建知识的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

在这节课上,教学环节之间需要进一步联系密切,过度要自然,并且每一个知识点要充分练习,使学生深刻理解数位的顺序。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珠,加深对不同数位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3

我在上100以内数的认识时,就是要为学习万理大的数的认识基础。在学生的认识还很有限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能尽快地建立起大数的概念和意识,在这里我用的方法如下。

1、在整节课中,我充分利用了小方块来帮助学生建立数的表象。

通过让学生来估计小方块的数量,到具体地数出,10个一列(10个一是10),100个一片(10个十是100),充分感知个、十、百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建立了形象的感性认识。指导学生动手拨计数器,读数,进行多样性的练习,突破了拐弯数的难点。

2、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

抓住学生喜欢玩游戏这点,来以游戏的方式贯穿始终,从开始的“猜一猜,数一数,看谁猜得对”到最后的“填数游戏”,从新课的导入到最后的结课。

总的来说,我觉得培养学生的数感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从课内扩展到课外,校内延伸到实际生活。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体验数感。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4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已学20以内数的基础之上所学的,并且对于100以内的数,学生也已在生活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感性认知。因此我非常关注学生的原有经验,在学生充分展示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如在课一开始我就请学生先说说20以内数的组成,让他们回忆以前所学的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学习新知,一步一步深入探究。接着又从学生感兴趣的数小棒入手,先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着数100根小棒,通过观察发现部分学生有自己数数的好方法时,其他学生认真观察。在展示数数的过程中,我不时的相机指导,肯定了他们10根10根数的方法后,要求他们每10根扎成一捆,最后10捆再扎成一大捆,形象地再现了10个一是一十,10个百是一百。于是全班同学学着数小棒,再一次展现10捆小棒时,引导观察数好的小棒,说说看懂了什么?比较顺畅地理解了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

整堂课虽然气氛活跃,但课堂中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在学生第一次数100根小棒时,由于事先没有提示过学生如何才能有效快速地数,导致数数时费时较多,造成后面的学习过程较紧张。学习数的组成时,虽然学生理解的很好,但是如果能有时间让学生自己来摆摆小棒,而不是简单地看课件,也许更能照顾到后进学生。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5

《100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0年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要使学生会准确地数出100以内的数,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一年级学生在入学前一般就能数到100,但在实际数实物时却很容易发生错误,因为在实际数实物时涉及到他们在具体数物品时能力大高低以及有无好的'数数品质。为了十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100的物品,掌握数的组成,培养良好的数数品质,我为每位学生准备了数量是100的物品。选取这么丰富的材料,一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很贴近生活的,二是让学生在数完不同物品后可以交换不同的数数策略,使能力得到提升,三是直观地感受数学的组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数数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时,我事先为每个学生准备了数量为100的不同东西,但他们大多数数出来的结果却不是100,当时担心时间不够用,只是教育学生要仔细地数数就草草地结束了这部分的教学。在认真反思后,我在另一次教学时做了修改,注重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数不同的物品的方法是不同的,同一个人数不同的物品方法也不同,所以我为学生准备了数量在100以上的各种物品或学具,这些丰富的学具本身就刺激了他们,我还增设了交换物品数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更具体的体验,有体验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检查别人数的过程中,学生们显得极为仔细,并且有自己的主见,会选择更好的方法来数数。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