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心教育心得体会最新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心教育心得体会最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五心教育心得体会最新 篇1近段时间,我认真学习了“五心教育”相关内容。所谓五心即“责任心、关爱心、包容心、敬畏心、感恩心”。
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具备的是什么?可能有人会说:是良好的文化素质啊,是扎实的基本功啊,不错,基本功和素质是很重要。但我觉得,最最关键的,是责任心,强烈的责任感。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表现为对学生、对事业的责任心。责任心促使教师热忱地、自觉地投入工作。具有责任心的教师不需强制,不需责难,甚至不需监督和制度约束。责任承担的广度与强度,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行为态度。不愿承担责任的人,给人的感觉是冷漠的,他的存在对别人来说毫无意义,有时反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善于承担责任的人,工作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善于承担责任的人,给人的感觉是热心,走到哪里都受人欢迎。
当然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责任首先来源于对学生的关爱。没有爱就没有激情,没有爱就没有热情,没有爱就无从谈责任心,爱是教师责任心的沃土、养料,教师有了爱才会滋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向上的信念,才会培养出有魂有根的民族脊梁。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我们应该具备的是有一份爱心。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巨大力量。爱是具有多种形式的,爱是没有具体范畴的,一个温柔的延伸,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如同一缕轻柔的春风。只要心中有爱,行动有爱,时时献爱,我们才能赢得学生的喜爱,领导的赏爱。
作为一名教师,当然要有一颗包容的心,我们在学生面前不能总是居高临下,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理解学生的难处,宽容学生的失误和“无礼”,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还应敢于暴露自己的不足,使自己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和谐、相互尊重的氛围。在对待其他事情上也不用斤斤计较,用尊重与宽容去赢得快乐、赢得健康。拓宽心胸,正视现实,因为回避问题只会加重心理负担,最后使得情绪更为紧张。心理上产生更大的压力,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特别是要调整自己的.心态,遇到不愉快的事,不必事事、时时进行自我责备,尽量往好的地方去想,保持良好的自我意识,养成乐观的性格有助于心里的健康所谓敬畏之心,就是有一颗恭敬而虔诚的心。作为肩负着教书育人重要职责的教师,显然更应该有一颗敬畏之心。
教师要对教育心存敬畏,要敬畏课堂:上课前认真备课,精心预设,做到知识准确熟练,语言表达精确,让学生学有所得;教师对教育心存敬畏,要敬畏学生:善待学生的生命,热情关爱学生,以极大的耐心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教师对教育心存敬畏,要敬畏教师这个光辉的群体称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应该成为我们每位教师的座右铭。
我们常常教育学生要学会感恩,其实,作为一名教师何尝不需要学会感恩,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呢!教师怀揣一颗感恩之心,才能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学会感恩,才能在疲惫之时振奋,在浮躁之时沉稳;才不会埋怨自己的待遇低,才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如果我们每个教师都能感恩思报,做到恩恩相报、和社会家长学生心心相印,人间的真情至爱便可代代薪火相传,便可产生爱的“叠加”、“裂变”和“良性循环”,促进“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神州大地将充满友善、关爱与温暖,全民族的亲和力、凝聚力、向心力必将大大增强,我们的教育事业就会大鹏展翅扶摇直上。感恩思报爱长流,薪火相传势燎原。我们坚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和谐康乐。
五心教育心得体会最新 篇2"忠、孝、诚、信"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再加上一个"爱"字,把这五个字与心相通,就是"忠心、孝心、爱心、诚心、信心",这五心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每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准那么。
初次听闻"五心"的时候,我也同大家一样,不免有些好奇:是谁提出的"五心"思想呢 这"五心"之间到底有什么关联呢 通过对"五心"思想的学习,并结学雷锋活动的开展,"五心"的深刻内涵在我的心中日渐明朗。
其实,"五心"就是雷锋精神的具体表达,雷锋精神就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最好传承。
学校作为传播中华文明、中华美德的重要阵地,有责任、有义务努力抓好"五心"教育,在构筑社会主义精神高地的实践中率先取得突破。
所以,我们要把"五心"教育作为学习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以此教育为契机,引领广阔中小学生懂得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懂得孝敬父母、关爱他人,懂得自强不息、坚决信心、做最好的自己。
下面结合"五心"教育的实践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忠心献给祖国
我们都常说:有国才有家。
自古以来,有多少仁人志士都把忠心献给了祖国,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和安宁,舍生取义,义不容辞。
我们都深深地知道:国家是我们的"大家",只有这个"大家"好了,我们的"小家"才能好。
回想我们祖国的过去,看看我们祖国的现在,想想我们祖国的未来,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维护我们的这个"大家"。
其实,爱国、关心祖国的开展变化、竭心协力为祖国的开展奉献力量就是对祖国最好的忠心,就是为我们这个"大家"最好的回报,就是对自己人生价值最好的表达。
所以,忠心献给祖国不是口号,而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切实做到的实际行动。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充分语文课、品德与社会课中的一些内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在课本学习中感受到爱国爱家的重要性。
二、孝心献给父母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父母给了我们的生命,父母照料了我们的生活,父母呵护了我们的成长。
可是,当我们长大成人懂事时,父母却老了。
生命就是这么特别,总是在生老死别的轮回中不断向前开展。
所以,当我们已长大,当父母已老去的时候,就是我们应该承当责任的时候了。
我们不仅要让父母在晚年的生活中生活无忧,还要让他们思想上愉快。
其实父母不要我们给予他们多少物质上的富足,他们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满足。
尽管工作再忙,我们也要常回家看看,经常打电话问问他们的生活情况,有时间多陪陪父母,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孝道。
为了教育学生从小就懂得孝敬父母,我经常布置学生回家后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如洗碗、扫地、洗衣服等事情;让学生周末同家长一起下地,感受父母劳动的 ……此处隐藏8452个字……,找出了制约我县教育的关键问题,安排部署了全县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工作,指出了突破教育瓶颈的实际举措。我觉得我县教育真正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为此我们只有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才能不辱时代和人民的重托。怎样的教师才能称之为“新时期合格的教师”呢?
我们要逐渐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教师这一职业更要加强自我理论及业务进修。教师从事的职业与其他职业有着本职的区别,区别在于: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正处于尚未成熟阶段,识别是非能力差,要求我们教师去引领。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这就决定了我们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教好学生、育好学生,如何教好?育好?如果一位教师不加强理论和业务进修,几十年如初般教育观念、教育策略、教育模式,我想这样的教师终究是教不好学生的,也育不好学生的。无论是老、中、青教师在搞好自己本职岗位工作的同时,必须学习并践行时代赋予的教育理念,将自己所学教育理念结合实践工作紧跟时代步伐,稳步推行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这样教育出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顺应时代。
我们要不断加强教育责任心。从事教师这职业必须要有很强的教育责任心,否则,误人子弟,毁人前程。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如果我们不负责地教学,毁掉的不是一个人的前程而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由此可见,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具有责任心是至关重要的。很多成功的教育专家从踏上讲台那一天起就真正表现出“名利任人忙,乾坤若吾静”的崇高治学态度,他们把教育当成了人生的追求,把教师这一职业当成了事业在做。所以,他们是成功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也有教师把教师这一职业当成了工作来做,他们也是不错的。既然选择了“为人师表”又何必埋怨清贫与寂寞呢?所以,他们在教育教学中关爱学生,百教不厌,课余时间研究、探素教改教法,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事,学校、社会、家长都十分肯定这类教师,至少他们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一光环。
我们还要充满教育爱心。爱心,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爱心,可以筑就人与人之间的情堡。有了爱,便有了依赖、信任、合作。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用爱心去教育感化学生纯净的心灵,这样会让学生对你产生敬畏之情。教师用爱心可以转化后进生的厌学情绪,引领导其走向成功之路;教师用爱心可以填补学生失落的情感空白,让其找回自信;教师用爱心可以获得学生个性中的信任,让其无拘无束地学习。师如父辈,做教师的一定要视学生为儿女,弟妹,这样才会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教育好每一位学生。
五心教育心得体会最新 篇9“五心教育〞是践行雷锋精神的有效途径,是弘扬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体化、群众化的有益探索,是公民道德建设的生动实践。通过此次“五心教育〞的学习,我明白了其真正含义:忠心献给祖
国,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他人,信心留给自己。
忠心即以爱国爱家情感凝聚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弘扬雷锋精神,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决信念。中国历史上忠心报国的文臣武将数不胜数,特别是身处乱世的岳武穆、文天祥、袁崇焕、郑成功、左宗棠等,实是忠心报国之楷模。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要多做一些对党、国家和人民有益的事,以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作为一名消防官兵,我更要实践把忠心献给祖国,忠心献给人民,忠心献给所有需要我们的家庭,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平添几分力量。
孝心是对双亲长辈孝敬的`心意,是中国孝道文化的核心,是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人连孝心都没有,那他的所谓的爱心、忠心等等也就无从谈起了。我们应该以孝心献给父母,因为他们是我们难过时的密友,是我们开心时也会偷偷开心的人,是我们难过时的避风港。并且我们还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每一个家庭都充满生机和活力,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幼、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气氛。
如果人人有爱心,学会无私奉献,生活将充满温暖,一个充满爱心的集体是温暖幸福的,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是和谐安定的。然而如今之社会,一些人沉迷于追名逐利,面对别人的困难,他们毫无感觉,对于别人的帮助,他们授之坦然。所以我们要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弘扬雷锋效劳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不断培育包容胸怀和互助精神,努力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气氛,构建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不断增强效劳社会、奉献社会的责任意识。爱心和奉献是阳光和鲜花,滋润着我们的心灵,装扮我们的美好人生,爱心的威力是巨大的,学会关爱他人的同时,我们也会得到博大的爱。与奉献同行,让爱心永驻 。
诚心即真心诚意的道德意识,以老实守信为核心,弘扬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努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和个人诚信建设,增强老实守信意识,做到遵守诺言,恪守信用,构建公平、公正、诚信的社会关系。
信心即是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是成功者必须具备的重要心理品质。其核心是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使我们更加的强大开拓创新,勇于担当,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和开展,弘扬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正确对待成败得失,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努力形成全民创新、全民创业、勇于创造的良好气氛。
五心教育心得体会最新 篇10通过学习实践,开展“五心”教育不仅是当前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好形式,而且为社会和谐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活动中,我们深深体会到:
首先,开展“五心”教育,是和谐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在要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基石。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流动人口的教育和管理问题,留守老人身心健康的问题,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问题等日益突出。我县在准确把握公民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时,以“五心”教育为载体,充分发挥道德规范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使广大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一做法体现了与时俱进、适应了新形势下公民道德建设的需要。
其次,开展“五心”教育,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贵和”的伦理道德思想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五心”教育,更有利于弘扬“行善积德”、“尊师重道”、“厚德载物”等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德,更有利于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精华,更能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使人们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中得到熏陶。
最后,开展“五心”教育,是深化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有效载体,也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开展“五心”教育活动中,我们用群众喜闻乐见活动形式吸引群众普遍参与,坚持不懈地在青少年中开展“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内容的公民道德教育,逐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体系。
文档为doc格式